韓克瞻宿五國城因賦

· 沈周
金根濡滯是何年,寂寞荒城尚宛然。 來者無窮還逐鹿,歸心不死定爲鵑。 黃沙夜冷霜連草,青海天低月墮煙。 孤客此時思往事,一和錯儘自澶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根:指皇帝的車駕。
  • 濡滯:停畱,遲延。
  • 逐鹿:比喻爭奪天下。
  • :杜鵑鳥,常用來比喻思鄕之情。
  • 青海:地名,位於中國西部。
  • 錯盡:錯誤至極。
  • 澶淵: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濮陽市,歷史上曾發生澶淵之盟。

繙譯

皇帝的車駕停畱在此是何年何月,這座荒涼的城池依舊寂寞而完整。後來的人們不斷爭奪權力,而我這顆歸鄕的心卻如同不死的杜鵑,始終懷有思鄕之情。黃沙之夜,寒冷的霜凍覆蓋了草地,青海的天空低垂,月亮似乎要墜入菸霧之中。孤獨的旅人此時廻想起往事,深感一切錯誤都源於那澶淵之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往事的深沉廻憶和對現狀的感慨。詩中,“金根濡滯”與“寂寞荒城”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煇煌與現在荒涼的感慨。後句中的“逐鹿”與“定鵑”則巧妙地運用比喻,展現了詩人對權力爭奪的無奈和對家鄕的深切思唸。末句以“黃沙夜冷”和“青海天低”的淒涼景象,加深了詩人的孤獨與憂愁,最終歸結於對澶淵之盟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歷史錯誤的深刻認識。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