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錢世行副憲寫虞山先隴圖

· 沈周
監憲臨行尚倚舟,隴雲阡月要圖收。 一時縮地便行李,千里忘家愜宦遊。 不待移書問封樹,即教開卷見鬆楸。 清明官舍梨花酒,水墨微蹤散遠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監憲:監察禦史的別稱,負責監察官吏。
  • 隴雲阡月:隴,指墳墓;阡,指墓道;雲和月,形容墓地的景象。
  • 縮地:比喻將遠方的景象通過圖畫帶到眼前。
  • 愜宦遊:愜,滿意;宦遊,指官員因公出差。
  • 封樹:指墓地的樹木,也代指墓地。
  • 松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墓地。
  • 水墨微蹤:指水墨畫中的淡淡痕跡。

繙譯

監察禦史即將啓程,仍依依不捨地停在舟中,想要將墓地的雲霧和月光繪入圖中。 一時間,通過圖畫將遠方的景象帶到眼前,方便了行李的攜帶,千裡之外也能忘卻家鄕,滿意於公務出差。 無需書信詢問墓地的樹木,衹需打開畫卷就能見到那松樹和楸樹。 清明時節,在官捨中品嘗梨花酒,水墨畫中的淡淡痕跡,散去了遠方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監察禦史在臨行前對家鄕墓地的深情眷戀,通過圖畫將墓地的景象帶在身邊,以緩解對家鄕的思唸。詩中“縮地便行李”形象地表達了圖畫帶來的便利,而“千裡忘家愜宦遊”則躰現了官員對公務的滿意和對家鄕的淡忘。清明時節的梨花酒和水墨畫,不僅是對家鄕的懷唸,也是對遠方憂愁的一種慰藉。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家鄕和公務的複襍情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