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懷詩懷元美

越王城上黯消魂,萬里秋風動薊門。 君自平生稱國士,南遷豈負信陵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越王城:指越國的都城,這裡可能指代古越國的地方。
  • 黯消魂:形容心情極度悲傷,魂魄似乎都要消散。
  • 薊門: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北京一帶。
  • 國士:指有傑出才能和品德的人。
  • 信陵:指信陵君,戰國時期魏國的貴族,以慷慨好施、禮賢下士著稱。

繙譯

站在越王城上,心情極度悲傷,萬裡之外的鞦風吹動著薊門。 你一生自稱爲國士,難道南遷就辜負了信陵君的恩情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元美的懷唸與擔憂。詩中,“越王城上黯消魂”描繪了詩人站在越王城上的孤獨與悲傷,而“萬裡鞦風動薊門”則通過鞦風的淒涼,增強了這種情感的表達。後兩句則是對元美的期望與勸勉,希望他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與責任,即使身処南方,也不應辜負信陵君那樣的恩情。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李攀龍

李攀龍

明山東歷城人,字於鱗,號滄溟。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爲狂生。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陝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母喪,心痛病卒。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嶽、樑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後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爲魁首,操海內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後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後人作。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並無可觀。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衆。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