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度娘

儂來星始集,儂去月將夕。 不是地上霜,無人見儂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儂(nóng):你,古時吳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
  • 星始集:星星開始聚集,指夜晚星星出現。
  • 月將夕:月亮即將落下,指夜晚即將結束。
  • 地上霜:地上的霜,這裏比喻月光。
  • 儂跡:你的足跡。

翻譯

你來時星星纔開始聚集,你離去時月亮即將落下。 那不是地上的霜,而是沒有人能看見你的足跡。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通過星星和月亮的自然現象,隱喻了離別的情感。詩中「儂來星始集,儂去月將夕」巧妙地利用了時間的流逝來表達相聚與離別的對比。後兩句「不是地上霜,無人見儂跡」則進一步以月光比喻離人的足跡,表達了離別後的孤寂和思念,以及足跡無從尋覓的哀愁。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離別情感的深刻把握。

李攀龍

李攀龍

明山東歷城人,字於鱗,號滄溟。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爲狂生。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陝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母喪,心痛病卒。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嶽、樑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後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爲魁首,操海內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後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後人作。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並無可觀。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衆。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