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李貞伯小像

· 沈周
浮生百年內,誰能畢其期。 感彼先露人,遺影及茲披。 浩浩儻宕懷,炯炯玉雪姿。 宛宛若啓齒,黯黯蔑言辭。 存歿各如夢,卷之籲以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浮生:指人生。
  • 百年:指一生。
  • 畢其期:完成其期限,即活到自然壽命的盡頭。
  • 先露人:指已故的人。
  • 茲披:這裏指看到。
  • 浩浩儻宕懷:形容胸懷寬廣,不受拘束。
  • 炯炯玉雪姿:形容眼神明亮,容貌清秀如玉雪。
  • 宛宛若啓齒:彷彿要開口說話的樣子。
  • 黯黯蔑言辭:形容沉默無言,黯淡無光。
  • 存歿:生存與死亡。
  • 卷之籲以悲:捲起畫像,感嘆而悲傷。

翻譯

在人生百年的旅途中,誰能真正活到老。 感慨那些早早離世的人,他們的影像如今被我看到。 胸懷寬廣,不受拘束,眼神明亮,容貌清秀如玉雪。 彷彿要開口說話,卻沉默無言,黯淡無光。 生存與死亡都如同夢境,捲起畫像,感嘆而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李貞伯小像的觀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生死如夢的深刻感慨。詩中,「浮生百年內,誰能畢其期」一句,道出了人生短暫、無常的本質。而「感彼先露人,遺影及茲披」則進一步以已故之人的影像爲媒介,抒發了對逝去生命的哀思。後文通過對畫像中人物神態的描繪,如「浩浩儻宕懷,炯炯玉雪姿」,展現了其超凡脫俗的氣質,而「宛宛若啓齒,黯黯蔑言辭」則巧妙地以靜態的畫像傳達出動態的生命感,增強了詩的感染力。最後,「存歿各如夢,卷之籲以悲」一句,以夢喻生死,表達了對生命無常的深深嘆息。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