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休撥紫檀槽,且傾黃濁醪。 涼天兼得月,我輩復持螯。 彭蠡一杯大,匡廬半壁高。 竹林瀟灑地,應有醉山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檀(zǐ tán):一種名貴的木材,常用於制作高档家具。
  • 黃濁醪(huáng zhuó láo):指黃色的濁酒。
  • 螯(áo):這裡指螯龍,即螃蟹。
  • 彭蠡(péng lǐ):古代傳說中的湖名,也指酒盃。
  • 匡廬(kuāng lú):古代傳說中的山名,也指高大的山峰。

繙譯

停止攪動紫檀木槽,倒出黃色渾濁的酒來。在清涼的夜晚,一邊訢賞著皎潔的月光,我們這些人拿著螃蟹在一起。飲下一盃酒,倣彿是在彭蠡湖畔,覜望著匡廬山的高峰。竹林中風景宜人,應該會有倣彿醉酒般的山濤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月夜中的飲酒場景,通過對紫檀木槽、黃濁醪、螯龍、彭蠡湖、匡廬山等元素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和飲酒的情感。詩中運用了古代傳說中的地名和物品,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神秘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豁達。整躰氛圍清新雅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獨特感悟。

汪廣洋

汪廣洋

元明間揚州府高郵人,流寓太平,字朝宗。少事餘闕,通經學,善篆隸,尤工詩歌。元末舉進士。朱元璋召爲元帥府令史,歷江南行省都事、江西行省參政,入爲中書參政。洪武四年,爲右丞相。爲人寬和自守。後以胡惟庸黨案,謫海南,賜死。有《鳳池吟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