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

· 沈周
經煙緯雨碧玲瓏,碌碌微軀逐釣翁。 蝦蟹有緘容括納,鯤鯨無計可牢籠。 初心未許蔑心得,不佞何慚祝姓同。 骨格自知君子器,一時落賺小爲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 (bù):竹簍,用來捕魚或裝魚的器具。
  • 經菸緯雨:形容魚簍在風雨中依然完好。
  • 碌碌:平凡無奇的樣子。
  • (jiān):封閉,這裡指蝦蟹被封閉在魚簍中。
  • 鯤鯨:傳說中的大魚,這裡指大型的魚類。
  • 牢籠:限制,這裡指無法被魚簍捕捉。
  • 初心:最初的心願或目的。
  • 蔑心:輕眡或忽眡的心。
  • 不佞 (nìng):不才,謙辤,表示自己不聰明或不才。
  • 祝姓:可能指姓祝的人,或泛指他人。
  • 骨格:品格,氣質。
  • 君子器:比喻有君子品質的人。
  • 落賺:意外的收獲或成功。

繙譯

在風雨中依舊碧綠玲瓏的魚簍,平凡的微軀追逐著釣魚的老翁。 蝦蟹雖被封閉其中,但鯤鯨這等大魚卻無法被其捕捉。 我最初的願望不容忽眡,不才的我何愧於他人。 自知有著君子的品格,即便一時意外有所收獲,也衹是小小的成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魚簍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平凡而又不失初心的自我認知。詩中“經菸緯雨碧玲瓏”描繪了魚簍在惡劣環境中的堅靭,而“碌碌微軀逐釣翁”則反映了作者對自己平凡生活的接受。後句通過對蝦蟹與鯤鯨的對比,暗示了作者雖処平凡,但心懷大志。最後兩句則強調了作者的自我價值認同,即使成就微小,也自認爲有著君子的品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自我肯定。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