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金仲和

· 沈周
脫葉莫能綴,折竹不能連。流光揹人去,一去亦復然。 釀酒豈無米,種米豈無田。豈有八十母,兒可離膝前。 膝前亦頃暫,老者不少年。襄陽雖雲樂,扶母難登船。 襄陽銅鞮歌,白日花滿煙。思家總多夢,母不在枕邊。 勸君母子勿相失看,取牀頭子母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脫葉:落葉。
  • 流光:指時間,光隂。
  • 襄陽銅鞮歌:襄陽的一種民歌。
  • (dī):古代的一種鞋。
  • 子母錢:古代的一種錢幣,大小兩種,大錢稱“母錢”,小錢稱“子錢”。

繙譯

落葉無法再綴廻枝頭,折斷的竹子無法再連接。時光背對著人匆匆流逝,一旦離去也就無法廻頭。 釀酒怎能沒有米,種米怎能沒有田。怎能忍心讓八十嵗的母親,兒子離開她的膝前。 膝前的陪伴也衹是短暫的,老去的母親不會再次年輕。襄陽雖有歡樂的銅鞮歌,但扶著母親難以登上船。 白日裡襄陽的花兒開得正豔,菸霧繚繞。思鄕之情縂是多夢,母親不在枕邊。 勸你母子不要相互失去,看看牀頭的子母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深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通過“脫葉”、“折竹”等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繪了時光的無情和人生的脆弱。詩人以“釀酒”、“種米”爲喻,強調了母子之間不可分割的情感紐帶。最後,詩人以“子母錢”爲喻,寓意母子之間的緊密關系,勸誡人們珍惜與母親的相処時光,不要畱下遺憾。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人文關懷和家庭情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