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甥子修童贅

· 沈周
吳人多男效秦贅,贅男與人如接樹。 抱他根本作春色,爲榮爲枯信天賦。 小兒拜我下堂行,雙丱垂疏繡襦褲。 欣欣何省傍人門,離家苦動爺孃慮。 老夫爲渠且莞爾,兒債眼前寬一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徐甥子修童贅:徐家的外甥子修,作爲童養婿。
  • 吳人多男效秦贅:吳地(今江蘇一帶)的人多有男子效仿秦地的贅婿習俗。
  • 贅男與人如接樹:贅婿與女方家庭的關係就像嫁接的樹一樣。
  • 抱他根本作春色:依賴他人的根基來展現自己的繁榮。
  • 爲榮爲枯信天賦:是榮耀還是衰敗,全憑天意。
  • 雙丱垂疏繡襦褲:雙丱(guàn),古代兒童的髮髻。這裏指小兒的髮髻。繡襦褲,指華麗的衣服。
  • 欣欣何省傍人門:欣欣,高興的樣子。何省,何須。傍人門,依賴他人。
  • 離家苦動爺娘慮:離開家,讓父母擔憂。
  • 老夫爲渠且莞爾:老夫,詩人自稱。渠,他。莞爾,微笑。
  • 兒債眼前寬一步:眼前的兒子的責任暫時放寬。

翻譯

徐家的外甥子修,作爲童養婿,吳地的人多有男子效仿秦地的贅婿習俗。贅婿與女方家庭的關係就像嫁接的樹一樣,依賴他人的根基來展現自己的繁榮,是榮耀還是衰敗,全憑天意。小兒拜我下堂行,他的雙髻垂下,穿着華麗的衣服。他高興地何須依賴他人,離開家,讓父母擔憂。我作爲老人對他微笑,眼前的兒子的責任暫時放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吳地的一種社會現象——童養婿。通過比喻和直接敘述,詩人表達了對這種習俗的看法,既有對其依賴性的批評,也有對年輕人未來的擔憂和寬慰。詩中「抱他根本作春色」一句,巧妙地用植物嫁接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贅婿依賴他人生活的現實。而「爲榮爲枯信天賦」則表達了對這種生活狀態的不確定性和無奈。最後,詩人的微笑和寬慰,透露出對年輕人的理解和支持,展現了詩人的人文關懷。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