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夏日遊石淙山

· 姚崇
二室三塗光地險,均霜揆日處天中。 石泉石鏡恆留月,山鳥山花競逐風。 周王久謝瑤池賞,漢主懸慚玉樹宮。 別有祥煙伴佳氣,能隨輕輦共蔥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二室:指中嶽嵩山的太室山和少室山。
  • 三塗:指洛陽附近的太行、轘轅、崤澠三個險要之地。
  • 光地險:地勢險要。
  • 均霜揆日:均勻地分佈霜雪,測量日影,指時光的流逝。
  • 處天中:位於天地之中。
  • 石泉石鏡:石間的泉水,石面如鏡。
  • 恆留月:常留月影。
  • 競逐風:爭相追隨風。
  • 周王:指周穆王,傳說他曾遊瑤池與西王母相會。
  • 久謝:久已辭別。
  • 瑤池賞:瑤池的宴賞。
  • 漢主:指漢武帝,他曾建玉樹宮。
  • 懸慚:深感慚愧。
  • 玉樹宮:漢武帝所建的宮殿。
  • 祥煙:吉祥的雲煙。
  • 佳氣:美好的氣象。
  • 輕輦:輕便的車輦,指皇帝的車駕。
  • 蔥蔥:茂盛的樣子,形容景象繁榮。

翻譯

太室山和少室山,以及太行、轘轅、崤澠三地,地勢險要,時光均勻流逝,我們位於天地之中。石間的泉水和如鏡的石面常留月影,山鳥和山花爭相追隨風。周穆王久已辭別瑤池的宴賞,漢武帝深感慚愧於他所建的玉樹宮。此外,還有吉祥的雲煙伴隨着美好的氣象,能夠隨着皇帝的車駕一同繁榮茂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嵩山及周邊地區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典故,通過對比周穆王與漢武帝的故事,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石泉石鏡恆留月,山鳥山花競逐風」等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山中的靜謐與生機。結尾的「祥煙伴佳氣」和「隨輕輦共蔥蔥」則寄寓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祝願。

姚崇

姚崇

唐陝州硤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開元年號,又改名。應下筆成章舉,授濮州司倉參軍。武周時,累擢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出爲靈武道大總管。張柬之等謀誅張易之,崇參計議。睿宗立,進中書令,以奏請使太平公主出居東都,貶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納之。復遷紫微令,罷冗職,修制度。開元四年,山東蝗蟲大起,崇奏請各道捕蝗,蝗災訖息。後引宋璟自代,史稱姚宋。卒諡文獻。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