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洛陽城侍宴

· 姚崇
南山開寶曆,北渚對芳蹊。 的歷風梅度,參差露草低。 堯樽臨上席,舜樂下前溪。 任重由來醉,乘酣志轉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山:指洛陽城南的山。
  • 寶曆:指皇帝的年號,這裏指唐朝的歷法。
  • 北渚:北邊的水邊地。
  • 芳蹊:芳香的小路。
  • 的歷:明亮、鮮明的樣子。
  • 參差:不齊的樣子。
  • 堯樽:指古代傳說中堯帝的酒器,這裏泛指美酒。
  • 舜樂:指古代傳說中舜帝的音樂,這裏泛指美妙的音樂。
  • 任重:責任重大。
  • 乘酣:乘着酒興。

翻譯

春天在洛陽城南的山上,開啓了新的一年,北邊水邊的小路上芳香四溢。 明亮的春風吹過,梅花隨風搖曳,露水沾溼了不齊的草地,顯得更加低矮。 在宴會上,我們品嚐着美酒,聽着前溪傳來的美妙音樂。 雖然責任重大,但在這樣的宴會中,乘着酒興,心中的志向似乎也變得迷茫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洛陽城侍宴的場景,通過南山、北渚、風梅、露草等自然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詩中「堯樽」、「舜樂」的運用,體現了宴會的高雅與隆重。最後兩句表達了在享受宴會的同時,對責任的思考與迷茫,增添了詩歌的深度。

姚崇

姚崇

唐陝州硤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開元年號,又改名。應下筆成章舉,授濮州司倉參軍。武周時,累擢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出爲靈武道大總管。張柬之等謀誅張易之,崇參計議。睿宗立,進中書令,以奏請使太平公主出居東都,貶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納之。復遷紫微令,罷冗職,修制度。開元四年,山東蝗蟲大起,崇奏請各道捕蝗,蝗災訖息。後引宋璟自代,史稱姚宋。卒諡文獻。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