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有感

· 邵謁
古人有遺言,天地如掌闊。 我行三十載,青雲路未達。 嘗聞讀書者,所貴免徵伐。 誰知失意時,痛於刃傷骨。 身如石上草,根蒂淺難活。 人人皆愛春,我獨愁花發。 如何歸故山,相攜采薇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下第:指科舉考試未被錄取。
  • 邵謁:唐代詩人。
  • 青雲路:指謀求高位的途徑。
  • 征伐:征戰討伐,這裏指災禍、苦難。
  • 根蒂:植物的根及瓜果的把兒,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礎。
  • 薇蕨:薇和蕨。嫩葉皆可作蔬,爲貧苦者所常食。

翻譯

古人有留下的話語,說天地就如同手掌那麼寬闊。我行走世間三十年了,謀求高位的路還沒有通達。曾經聽聞讀書的人,可貴之處在於能避免災禍。誰知道失意的時候,痛苦就像被利刃傷到骨頭那樣劇烈。自身如同石頭上的草,根基淺薄難以存活。人人都喜歡春天,只有我爲花兒開放而憂愁。如何回到故鄉的山中,相互攜手去採摘薇蕨。

賞析

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科舉落第後的失意與感慨。詩中先以古人言論起筆,襯托出天地之廣闊,接着感嘆自己多年求仕不順。強調讀書原本期望避免磨難,但現實卻失意苦痛。以「身如石上草」比喻自身艱難的處境。又通過衆人愛春與自己獨愁花發的對比,突出自己的與衆不同與內心的哀愁。最後表達了想要歸鄉隱居、採摘薇蕨的願望。整首詩情感真摯,將落第後的無奈、痛苦和對未來的迷茫與期望交織在一起,令人對詩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邵謁

唐韶州翁源人。少爲縣吏,觸縣令怒,被逐。遂截髮懸於縣門,發憤讀書,博通經史。懿宗鹹通七年赴京,隸國子監。工詩,所作多刺時事。 ► 37篇诗文

邵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