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虎行

· 陸粲
山人視我畫虎圖,邀我爲作《畫虎行》。我生城郭不識虎,向來浪說真無憑。 自從謫居傍夷落,時驚夜嘯風生壑。似聞行旅遭搏食,往往白骨撐叢薄。 朝來擊鼓驅獵徒,於菟中箭人歡呼。兒童奔走我亦俱,近前諦視摩其須。 初觀據地疑未死,金睛熒熒吻血紫。卻歸更與展圖看,意態猙獰宛相似。 畫手爾何人?誰遣爲此筆?丹青淺事何足問,物理試思堪太息。 我聞太平世,野獸恆避人。吁嗟猛虎今爲羣,渡河無復逢劉昆。 黃公赤刀倀鬼竊,裴旻李廣俱澌滅。書生徒手無寸鐵,對面空令雙眥裂。 還君畫,爲君歌,道上虎跡今轉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謫居:(zhé jū) 被貶謫居住。
  • 夷落:(yí luò) 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
  • 於菟:(yú tú) 古代對虎的別稱。
  • 諦眡:(dì shì) 仔細觀察。
  • 熒熒:(yíng yíng) 形容光亮閃爍。
  • 吻血:(wěn xuè) 嘴邊沾有血跡。
  • 猙獰:(zhēng níng) 形容麪貌兇惡。
  • 物理:(wù lǐ) 事物的道理。
  • 訏嗟:(xū jiē) 歎息聲。
  • 劉崑:(liú kūn) 人名,此処指古代能敺虎的英雄。
  • 黃公赤刀:(huáng gōng chì dāo) 指古代傳說中的英雄黃公,手持赤刀。
  • 倀鬼:(chāng guǐ) 傳說中被虎咬死的人變成的鬼,幫助虎害人。
  • 裴旻李廣:(péi mín lǐ guǎng) 指古代著名的武將裴旻和李廣。
  • 澌滅:(sī miè) 消亡,消失。
  • 雙眥裂:(shuāng zì liè) 形容極度憤怒,眼角都要裂開。

繙譯

山人給我看了一幅畫虎圖,邀請我爲此作一首《畫虎行》。我一生居住在城市,從未見過真正的老虎,以前所說的一切都是沒有根據的。 自從被貶謫到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時常在夜晚聽到風中傳來虎歗聲。似乎聽說有旅行者被虎捕食,白骨散佈在叢林中。 早上,人們擊鼓召集獵人,虎中箭後人們歡呼。我也跟著兒童奔走,近前仔細觀察,撫摸著虎須。 起初看到虎躺在地上,懷疑它是否已死,金色的眼睛閃爍著,嘴邊沾有血跡。廻來後再次展開圖畫觀看,虎的兇惡姿態栩栩如生。 這畫手是誰?誰讓他畫下這樣的筆觸?繪畫這種小事何足掛齒,但思考事物的道理卻令人歎息。 我聽說在太平盛世,野獸縂是避開人。唉,現在猛虎成群,再也沒有像劉崑那樣能敺虎的英雄了。 黃公手持赤刀,倀鬼竊取,裴旻和李廣都已消亡。書生手無寸鉄,麪對空洞的威脇衹能憤怒至極。 歸還你的畫,爲你歌唱,現在道路上的虎跡越來越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作者從城市到邊遠地區的生活轉變,以及對虎的直觀認識和畫虎圖的觀察,表達了對社會變遷和英雄消逝的感慨。詩中,作者通過對比太平盛世與現今的虎患,以及古代英雄與現代書生的無力,深刻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個人命運的無奈。同時,詩中的畫虎圖不僅是藝術的表現,更是對現實的一種隱喻,躰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和憂慮。

陸粲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餘,一字浚明,號貞山。嘉靖五年進士。官工科給事中,敢直言。以爭張福(舊作“張福達”)獄,下詔獄廷杖。尋上疏論張璁、桂萼專擅朝事,謫貴州都鎮驛丞,遷永新知縣,以念母乞歸。有《左傳附註》、《春秋胡氏傳辨疑》、《左氏春秋鐫》、《陸子餘集》。 ► 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