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還邵武

· 張弼
義師彈琴兼寫竹,指端觸處清風足。 廣陵明月十二樓,瓊裾仙袂同追遊。 瀟湘晴雲數千裏,桂楫蘭舟弄煙水。 梵餘定起白晝長,冥心今古何茫茫。 我賦新詩送君去,靈風忽偃窗前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義師:指有道德修養的僧人。
  • 彈琴兼寫竹:彈奏琴曲同時繪製竹畫,形容僧人的多才多藝。
  • 指端觸處清風足:手指觸碰之處彷彿有清風相伴,形容技藝高超,意境深遠。
  • 廣陵:古地名,今江蘇揚州。
  • 明月十二樓:形容月光下的樓閣,意境優美。
  • 瓊裾仙袂:瓊裾(qióng jū),華美的衣裳;仙袂(xiān mèi),仙人的衣袖,這裏形容僧人的服飾華麗如仙。
  • 同追遊:一同遊玩。
  • 瀟湘:指湖南的瀟水和湘水,常用來泛指湖南地區。
  • 晴雲數千裏:晴朗的天空中雲朵綿延千里,形容景色遼闊。
  • 桂楫蘭舟:桂楫(guì jí),用桂木做的槳;蘭舟,用蘭木做的船,這裏形容船隻精美。
  • 弄煙水:在煙霧繚繞的水面上遊玩。
  • 梵餘定起:梵餘(fàn yú),指誦經之後;定起,指禪定後起身。
  • 白晝長:白天時間感覺很長,形容心境寧靜,時間感減弱。
  • 冥心今古何茫茫:冥心(míng xīn),沉思;茫茫,形容時間或空間的遼闊無邊。
  • 靈風忽偃窗前樹:靈風(líng fēng),神奇的風;忽偃(hū yǎn),突然停止;形容風突然停止,樹也靜止。

翻譯

有道德修養的僧人不僅擅長彈琴,還能繪製竹畫,他的手指觸碰之處彷彿有清風相伴。在廣陵的月光下,十二樓閣間,他與華美的衣裳一同遊玩。在瀟湘的晴朗天空中,雲朵綿延千里,他乘坐精美的船隻在煙霧繚繞的水面上遊玩。誦經禪定之後,白天時間感覺很長,他沉思着古今的遼闊無邊。我賦詩送他離去,神奇的風突然停止,窗前的樹也靜止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多才多藝的僧人,他不僅精通音樂和繪畫,還沉浸在禪定和沉思之中。詩中通過「彈琴兼寫竹」、「梵餘定起」等詞句,展現了僧人的藝術修養和精神境界。同時,通過「廣陵明月」、「瀟湘晴雲」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最後,「靈風忽偃窗前樹」一句,以風停樹靜的景象,寓意着僧人離去後的寧靜與深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僧人高潔品格和超凡脫俗生活的讚美。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