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雞聲:雞鳴的聲音。
- 晨興:早晨起牀。
- 農畝:農田。
- 春耕具:春天耕作的農具。
- 兒曹:孩子們。
- 夜讀燈:夜晚讀書時用的燈。
- 起鳳騰蛟:比喻文采飛揚,才華橫溢。
- 春蛇秋蚓:比喻書法或文章拙劣,如同春天的蛇和秋天的蚓,形態醜陋。
- 筆堪憎:筆下的字跡令人厭惡。
- 勞形:身體勞累。
- 碌碌:平庸無能。
- 徒爲耳:只是白費力氣。
翻譯
我多年來一直想要學會懶散,但總是做不到,每天雞鳴時分就被迫起牀。我親自去農田裏準備春耕的工具,晚上則陪伴孩子們在燈下讀書。我的文采遠不及那些才華橫溢的人,我的書法拙劣得令人厭惡。我身體勞累,平庸無能,這一切都只是白費力氣,我多年來一直想要學會懶散,但總是做不到。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於自己忙碌生活的無奈和對懶散生活的嚮往。詩中,「雞聲催促每晨興」和「行親農畝春耕具,坐伴兒曹夜讀燈」描繪了作者忙碌的生活狀態,而「學懶年來苦未能」則透露出作者對於懶散生活的渴望。後兩句「起鳳騰蛟詞不及,春蛇秋蚓筆堪憎」則通過對比,進一步突出了作者對於自己平庸無能的自嘲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於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