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楊維新學士

· 張弼
聞君紅頰映烏髭,老我清江照鬢絲。 獨守庚申君得法,同生乙巳我爲雌。 一燈舊借東鄰照,萬里今懸南國思。 紫閣彤庭嚴密地,便風休寄故人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紅頰:指面色紅潤。
  • 烏髭:黑色的鬍鬚。髭(zī)。
  • 清江:清澈的江水,此處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鬢絲:指鬢角的頭髮,常用來形容年老。
  • 庚申:中國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處可能指楊維新的出生年份或重要年份。
  • 乙巳:同樣是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處可能指作者自己的出生年份或重要年份。
  • :此處可能指自己,與「雄」相對,暗示自己的柔弱或不如對方。
  • 一燈:一盞燈,比喻微弱的光亮或希望。
  • 東鄰:東邊的鄰居,此處可能指楊維新。
  • 南國:指南方的地區,此處可能指作者思念的地方。
  • 紫閣彤庭:指皇宮或高級官署,紫閣指宮殿,彤庭指紅色的庭院。
  • 嚴密地:指地方安全、難以進入。

翻譯

聽說你的面頰紅潤,映襯着烏黑的鬍鬚,而我在這清澈的江邊,鬢角已滿是白髮。 你獨守庚申年得到了某種方法,而我與你同生於乙巳年,卻顯得柔弱無力。 往日借你東鄰的燈光照亮我的夜晚,如今我懸念着南方的國度。 你所在的紫閣彤庭是那麼莊嚴而難以接近,即便有便風,也請不要寄來故人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是張弼寫給楊維新的,通過對比自己和楊維新的外貌和境遇,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對自身境況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徵的手法,如「紅頰」與「鬢絲」,「庚申」與「乙巳」,以及「一燈」與「南國思」,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深度和藝術表現力。最後兩句則透露出作者對友人所在地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也表達了一種無奈和距離感。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