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小橋划水剪荷花,兩岸西風暈晚霞。 恍似瑤池初宴罷,萬妃醉臉沁鉛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玉蟾:南宋道士、詩人,原名葛長庚。
  • 劃(huá)水:划船使水移動。
  • 暈(yùn)晚霞:傍晚時分太陽餘暉映照下晚霞呈現出朦朧的色彩,就像晚霞有了光影變化。
  • 恍(huǎng)似:彷彿,好像。
  • 瑤池:神話中崑崙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
  • 萬妃:這裏比喻衆多荷花;妃,本指帝王的妾或太子 、王 、侯的妻子,此處借指荷花如同天姿國色的妃嬪。
  • 鉛華:指古代女子用以化妝的鉛粉,這裏喻荷花的色彩。

翻譯

在小橋下划船,船槳划動水波,就好像把平靜水面上的荷花剪碎開來。兩岸吹着瑟瑟西風,傍晚天邊的晚霞也被暈染得如夢如幻。眼前這情景恍惚之間就像是西王母在瑤池剛舉辦完一場盛大宴會結束之後,衆多美麗的妃嬪們喝醉了酒,臉頰帶着絲絲紅暈,又素淨又動人,恰似這眼前的荷花般引人沉醉 。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絢麗而靈動的夏日荷塘晚景圖。首句「小橋划水剪荷花」,直接點題荷花,通過「剪」字,十分生動地寫出小船劃入荷花叢中,船槳分開荷葉荷花的動態,給人畫面感,爲靜態的景緻賦予生機。第二句「兩岸西風暈晚霞」描繪了西風、晚霞這樣美好的自然景觀,暗示時間信息,營造出一種悠遠、寧靜又夢幻的氛圍,「暈」字讓晚霞的色彩變化躍然紙上。後兩句「恍似瑤池初宴罷,萬妃醉臉沁鉛華」運用神奇美妙的聯想和比喻,將荷花比作是喝醉後的仙子,展現出荷花在微風中搖曳的嬌美姿態,如同醉酒後的妃嬪帶着緋紅醉意,超凡脫俗,又增添了一種奇妙的神話色彩與美感,讓人彷彿置身於夢幻之境,把荷花的嬌豔展現得淋漓盡致,詩人對荷花讚美之情在詩中自然流露 。

白玉蟾

白玉蟾

宋閩清人,家瓊州,字白叟,又字如晦,號海瓊子,又號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繼爲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覽衆籍,善篆隸草書,工畫竹石。寧宗嘉定中詔徵赴闕,對稱旨,命館太乙宮。傳其常往來名山,神異莫測。詔封紫清道人。有《海瓊集》、《道德寶章》、《羅浮山志》。 ► 1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