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吳公濟兼簡李伯諫五首

· 朱熹
客子歸來春未深,祇應寒雨罷登臨。 閒窗竟日焚香坐,一段孤明見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祇應:衹應。祇(zhǐ)。

繙譯

遊子歸來的時候春天還沒有很深,衹因爲寒冷的雨而停止了登山臨水的遊覽。在安靜的窗戶前整日焚香而坐,從這一段孤獨的明淨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本心。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富有禪意的氛圍。詩中“客子歸來春未深”交代了背景和時間。“祇應寒雨罷登臨”表明因雨而停止出遊,增添了幾分靜謐之感。“閑窗竟日焚香坐”細致地描繪了主人公閑坐焚香的情景,突出其內心的甯靜。最後“一段孤明見此心”則傳達出在這種甯靜狀態中,對自我本心的感悟和省察。全詩語言簡潔,意境清幽深遠,躰現了詩人對內心世界的關注與思索。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