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祇應:衹應。祇(zhǐ)。
繙譯
遊子歸來的時候春天還沒有很深,衹因爲寒冷的雨而停止了登山臨水的遊覽。在安靜的窗戶前整日焚香而坐,從這一段孤獨的明淨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本心。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富有禪意的氛圍。詩中“客子歸來春未深”交代了背景和時間。“祇應寒雨罷登臨”表明因雨而停止出遊,增添了幾分靜謐之感。“閑窗竟日焚香坐”細致地描繪了主人公閑坐焚香的情景,突出其內心的甯靜。最後“一段孤明見此心”則傳達出在這種甯靜狀態中,對自我本心的感悟和省察。全詩語言簡潔,意境清幽深遠,躰現了詩人對內心世界的關注與思索。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伏讀秀野劉丈閒居十五詠謹次高韻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繩削是所願望秀野 》 —— [ 宋 ] 朱熹
- 《 夏日齋居得潮州詩卷詠歎之餘用卒章之韻以紀其事 》 —— [ 宋 ] 朱熹
- 《 雲谷二十六詠 其二十五 中溪 》 —— [ 宋 ] 朱熹
- 《 武夷精舍雜詠止宿寮 》 —— [ 宋 ] 朱熹
- 《 自上封下福巖道傍訪李鄴侯書堂山路榛合 》 —— [ 宋 ] 朱熹
- 《 題畫 》 —— [ 宋 ] 朱熹
- 《 立秋日同子澄寺簿及僉判教授二同寮星子令尹約周君段君同遊三峽過山房登折桂分韻賦詩得萬字輒成十韻呈諸同遊 》 —— [ 宋 ] 朱熹
- 《 過飛泉嶺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