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時楊清溪爲鄉先達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

· 劉崧
野藤枯櫱半蒼青,白日秋陰結杳冥。 彷佛潮頭風雨惡,羣蛟蛻骨海雲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niè):樹木砍去後從殘存莖根上長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処長出的分枝。
  • 杳冥(yǎo míng):指幽暗深遠的地方。

繙譯

野藤和枯樹枝一半呈現出蒼青色,白日裡鞦天的隂雲凝結,使得四周幽暗深遠。倣彿是潮水的浪頭処風雨很猛烈,衆多蛟龍蛻去皮骨,使得海上的雲都帶著腥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隂沉、神秘的景象。首句“野藤枯蘖半蒼青”,通過描寫野藤和枯樹枝的狀態,營造出一種荒涼的氛圍。“白日鞦隂結杳冥”進一步強調了環境的隂沉和幽暗,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後兩句“徬彿潮頭風雨惡,群蛟蛻骨海雲腥”,運用想象和誇張的手法,描繪出潮水浪頭風雨交加的惡劣情景,以及蛟龍蛻骨後海雲散發腥味的奇異畫麪,增強了詩歌的神秘感和奇幻色彩。整首詩以獨特的筆觸和意境,展現了作者對某種特殊情境或內心感受的表達。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