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原:山名,在今江西吉安。
- 無塵:法號,爲僧人名字。
- 虛室:法號,爲僧人名字。
- 海三:法號,爲僧人名字。
- 禪僧:修禪的和尚。
- 東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 湛師:即湛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 飛錫:指僧人云遊。
- 晏歲:晚歲,指年末。
- 磨衲:僧衣。
- 貝多:梵語,指貝葉樹,其葉可用於書寫經文,此處代指佛經。(「訥」音「nè」)
翻譯
三位禪僧(無塵、虛室、海三)要去東山迎接湛上人,他們即將出發踏上行程。他們能夠凌空雲遊,就如同看見三根錫杖在天空舞動。年輕的他們已經遊遍了海內四方,在這年末之時,他們在峯前遲緩地翻山越嶺前行。他們的舊僧衣隨着世間變化而珍藏,新翻譯的佛經很少有人知曉。在塔前又傳來黃荊生長的消息,希望大家能一同前來,慰藉我對他們歸來的長久期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三位禪僧前往東山迎接湛上人的情景。詩中通過「好去」「凌空飛錫」等詞語,表現出禪僧們的出行之態和雲遊之姿,也體現出他們的修行精神。「青年海內遊方遍,晏歲峯前度嶺遲」既寫出了僧人們閱歷豐富,又描繪了他們在年末翻山越嶺的艱辛。「磨衲舊藏從世換,貝多新譯少人知」則從僧衣的珍藏和新譯佛經的少人知曉,反映出佛教文化的傳承與神祕。最後一句「塔前又報黃荊長,萬一同來慰遠期」,表達了詩人對僧人們歸來的期待和盼望,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佛教信仰的尊重和對修行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簡練,富有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