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日同復園謁禹陵登會稽山頂

秋高遊蹤寄禹穴,雨中攜屐同謝公。 隔江故人具尊酒,連朝聽雨酣烏篷。 山靈何心展重九,招要二客淩高峯。 拿舟稽山次山麓,始見淡日開矇矓。 廟門嚴扃掃行跡,司鑰村媼來龍鍾。 廊陰碑荒窆石斷,蒼柏鬱郁含悲風。 唧啾萬蝠穴殿廡,遺矢堂陛塵埃封。 巍然廟貌煥圭冕,儆予氣象驚猶逢。 天翻六載祀典廢,滅德斲本虛報崇。 景臣私叩凜僭褻,敢以孤憤伸皇穹。 帝光天下塞魑魅,鑄鼎刻畫今難窮。 幽無鬼神明無禮,禍烈洚水神其恫。 還挽暮色躋絕頂,蕩懷出沒千山濛。 聳身願附秋隼上,放目滄海觀朝宗。
拼音
陳曾壽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