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棲霞庵約平甫至因寄

渺渺林間路,蕭蕭物外僧。 高陰涼易入,閒貌老難增。 官事真傷錦,君恩更飲冰。 求田此山下,終欲忤陳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渺渺(miǎo miǎo):悠遠的樣子。
  • 蕭蕭:形容冷落悽清。
  • 物外僧:超脫於世俗之外的僧人。
  • 傷錦:此處用「操刀傷錦」的典故,喻爲官治理不善,反使事情更糟。
  • 飲冰:形容惶恐焦灼,此處指受到君主的恩寵而惶恐不安。
  • (wǔ):違背,牴觸。

翻譯

在那悠遠的林間小路上,有一位超脫世俗之外的僧人顯得冷落悽清。這裏山林高大陰涼,容易讓人進入其中享受涼爽,而閒適的神態即便年老也難以再有更多。爲官之事真是如操刀治理錦帛,弄不好反而糟糕,君主的恩寵更讓我惶恐不安。我想在這山下求購田地,可最終還是不願像三國時的陳登那樣有求於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棲霞庵的所見所感。首聯通過「渺渺林間路」和「蕭蕭物外僧」營造出一種幽靜、超脫的氛圍。頷聯寫山林的陰涼和人年老後閒適之態的難以改變,表現出一種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頸聯運用典故,表達了詩人對爲官之事的複雜情感以及對君恩的不安。尾聯則表明詩人希望在山下求田,但又不想違背自己的心意去求人,體現了他內心的矛盾和堅持。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豐富,語言簡練而富有深意,反映了詩人在仕途和人生追求之間的思考與掙扎。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

王安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