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東坡十一絕

供成詩案脫累囚,天遣公來此地遊。 自有胸中雲夢澤,更居雲夢澤南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詩案:此處指烏臺詩案,北宋著名文字獄。元豐二年(1079 年),蘇軾因所作詩文被新黨指爲有譏諷朝廷等語,被捕入獄。後來結案被貶黃州。
  • 脫累囚:脫離被囚禁受拖累的處境 。
  • 天遣:上天派遣。
  • 雲夢澤:古代大湖名,範圍很廣,跨今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帶。這裏「胸中雲夢澤」形容蘇軾心胸開闊、豁達,如同雲夢澤那樣寬廣。

翻譯

當年因寫詩引發的案子讓您從被囚禁連累的困境中脫離出來,彷彿是上天特意派遣您來到黃州這個地方遊覽。您的心中自有如同寬廣的雲夢澤般豁達的胸懷,如今又居住在雲夢澤南方的黃州城。

賞析

這首詩圍繞蘇軾遊黃州一事展開。首句「供成詩案脫累囚」,直接點明蘇軾因「詩案」經歷牢獄之災最後被從輕發落得以解脫。「天遣公來此地遊」則賦予蘇軾被貶黃州這件事一種天意的色彩,有一種命運的安排之感,又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蘇軾被貶謫的苦難色彩,讓人覺得這是上天特意爲之,好似別有深意。

「自有胸中雲夢澤」着力刻畫蘇軾的內心世界,通過「雲夢澤」這一宏大寬廣的意象,生動地表現出蘇軾豁達寬廣的胸懷,凸顯他即使身遭貶謫依然能夠保持樂觀超脫的精神境界。「更居雲夢澤南州」將景與人物相關聯,既點明蘇軾所處之地爲雲夢澤以南的黃州,又使蘇軾的形象與大自然的宏大背景相互映襯,暗示黃州這一地域與蘇軾寬廣胸懷的某種契合,也抒發了詩人對蘇軾深深的敬佩之情 ,從獨特的角度詮釋了蘇軾此次遊覽黃州的特別意義。整體格調高雅且充滿對蘇軾的讚美與感慨,短短几句便將蘇軾的人物形象與命運巧妙地勾畫與解讀。

王十朋

王十朋

宋溫州樂清人,字龜齡,號梅溪。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第一。官祕書郎。曾數次建議整頓朝政,起用抗金將領。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陳抗金恢復之計。歷知饒、夔、湖、泉諸州,救災除弊,有治績,時人繪像而祠之。卒諡忠文。有《梅溪集》等。 ► 22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