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仁:指仁愛、仁德。
- 淪沉:淪落、沉淪。
- 浮想:指不斷涌現出來的想象。
- 天機:指天賦的靈性。
- 游塵:飛揚的塵土,這裏指外界的紛擾和誘惑。
- 嗜慾:指嗜好和慾望。
- 克己:剋制自己的私慾。
翻譯
仁愛難道遙遠嗎?其實就在這顆心中,只是因爲失去涵養而逐漸淪落沉淪。 內心安靜時若放縱不斷涌現的想象,天賦的靈性就會變得淺薄;內心躁動時若追逐外界的紛擾和誘惑,嗜好和慾望就會變得深重。 剋制自己必須從偏失的地方開始剋制,尋找根源不要從枝葉中去尋找。 我聽說達到聖人的境界沒有太多訣竅,那像混混流淌的源泉一樣的仁德是無法抑制的。
賞析
這首詩以探討仁德修養爲主題。詩的開篇提出仁就在心中,但可能會因失養而沉淪,強調了修養仁德的重要性。接下來,詩人通過對比內心安靜和躁動時的不同情況,說明保持內心平靜、剋制私慾的意義。詩中「克己須從偏處克,尋根莫向葉中尋」一句,富有哲理地指出了自我修養的方法,即要從自身的偏失之處進行剋制,從根本上尋找問題,而不是隻看表面。最後,詩人認爲達到聖人境界的關鍵在於仁德的培養,仁德如同源源不斷的泉水,不可遏制。整首詩語言簡潔,富有深意,表達了詩人對仁德修養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