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龍謠

憑月攜簫,溯空秉羽,夢踏絳霄仙去。花冷街榆,悄中天風露。並真官、蕊佩芬芳,望帝所、紫雲容與。享鈞天、九奏傳觴,聽龍嘯,看鸞舞。 驚塵世,悔平生,嘆萬感千恨,誰憐深素。羣仙念我,好人間難住。勸阿母、偏與金桃,教酒星、剩斟瓊醑。醉歸時、手授丹經,指長生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聒(guō):聲音吵鬧,使人厭煩。
  • 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 絳霄(jiàng xiāo):指天空極高處。
  • 街榆(jiē yú):街道旁的榆樹。
  • 容與:悠閒自得的樣子。
  • 鈞天:古代神話傳說中天帝住的地方。
  • 傳觴(chuán shāng):依次敬酒。

翻譯

憑藉明月攜帶洞簫,逆着天空憑藉羽翼,夢想着踏入極高的天空成仙而去。花朵使街道旁的榆樹顯得清冷,寂靜的天空中吹拂着風露水汽。與衆多真神官員、佩帶着芬芳的花蕊,望着天帝的住所、那紫雲悠閒自得。享受天庭中、九次奏樂依次敬酒,聆聽龍的嘯聲,觀看鸞鳥的飛舞。 驚歎於塵世,悔恨自己的一生,嘆息萬千感慨和無數怨恨,誰又憐惜深沉素淨的我。羣仙們顧念我,知曉美好的人間難以久住。勸阿母,特地給我金桃,讓酒星、剩下的爲我斟滿美酒。醉酒歸去時、親手傳授我丹經,指明長生之路。

賞析

這首詞充滿了奇幻浪漫的色彩。上闋以明月簫聲、逆空踏雲等描繪出一個超凡脫俗的境界,以及仙人的活動與所處環境的美妙。下闋則着重表達對塵世的感慨和對羣仙世界的嚮往,展現出一種出世的願望。整首詞意境空靈縹緲,想象豐富奇譎,通過對仙境與塵世的對比描述,流露出詞人複雜的情感與內心追求。詞彙華麗,營造出一種神祕而迷人的氛圍,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朱敦儒

朱敦儒

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祕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並稱爲“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