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門寺

· 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塗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浩然繞城歸,羸馬琢妙句。 宿草被荒丘,寒榛軼驚兔。 昔我懷登臨,歲晏屬凝冱。 茲遊愜於願,春仲忽雲暮。 杖策升翠麓,喟嘆憐老步。 冠雲得危亭,臨世濯凡趣。 蒿薺俯青林,繡繪辨紅樹。 他山照寸碧,迂江泫晞露。 我生老憂患,胸次貯百慮。 寓目宇宙間,猛省忘外慕。 前瞻萬松嶺,翠壁屹相顧。 輕飆觸纖柯,虛籟森已度。 甓道繞危巔,爽氣襲籃輿。 傳聞古道場,臺殿若鱗布。 日者一昔災,楹棟皆若炬。 壞垣積煨燼,況乃金碧處。 山僧勤樸斲,堂構略已具。 童奴一萬指,役作供指呼。 當有鬼運閘,變現助持護。 蹇予藏史後,道骨天所付。 一爲功名想,誤落塵土污。 華顛發先縞,黧面顏色故。 惟有炯炯心,從昔常自悟。 會當借巖谷,投老寄冠屨。 吹雲飯青精,煮石羹白芋。 神遊八極表,諷誦大人賦。 鵾鵬或圖南,爲子閬風御。
拼音
李廌

李廌

宋華州人,一說陽翟人,字方叔,號濟南。少孤貧,謁蘇軾於黃州求教,軾稱其文,與範祖禹薦於朝,不果。中年絕意仕進,定居潁昌。喜論古今治亂,哲宗元祐中上《忠諫書》、《忠厚論》、《兵鑑》於朝。有《濟南集》、《德隅齋畫品》等。 ► 4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