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紅豆柳

風一絲。雨一絲。不繫行人只系思。喚他楊柳枝。 萍是伊。絮是伊。眼眼眉眉生別離。章臺無見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行人:指在外漂泊或遠行的人。
  • :思念之情。
  • 楊柳枝: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柳樹象徵着離別和思念。
  • 萍是伊:比喻她像浮萍一樣隨水飄蕩,不知所蹤。
  • 絮是伊:形容她像柳絮一般輕盈,容易飄散。
  • 眼眼眉眉:形容眼神和眉毛,代指女子的容顏。
  • 章臺:古代長安的一條繁華街道,常用來指代京城或熱鬧之地。
  • 無見期:沒有約定的重逢時間。

翻譯

微風輕輕吹過,細雨如絲飄落,這風和雨並非束縛住行人的腳步,而是牽動着深深的思念。那楊柳的枝條彷彿在呼喚,喚起我對遠方她的牽掛。她就像那隨波逐流的浮萍,又像隨風飄散的柳絮,每一次離別都讓眼神和眉宇間充滿了別離的愁緒。我們在繁華的章臺街頭,卻無緣再見,沒有相約的歸期。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充滿離別情感的畫面。詩人通過對風、雨、楊柳等自然景物的描寫,寓情於物,表達了對遠方女子的深深思念。"萍是伊,絮是伊"兩句運用了比喻,生動展現了女子的柔弱與飄忽不定,同時也暗示了兩人命運的無常。全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讓人感受到淡淡的憂傷和期待重逢的渴望。

顧貞觀

顧貞觀

顧貞觀,清代文學家。原名華文,字遠平、華峯,亦作華封,號樑汾,江蘇無錫人。明末東林黨人顧憲成四世孫。康熙五年舉人,擢祕書院典籍。曾館納蘭相國家,與相國子納蘭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讀書終老。貞觀工詩文,詞名尤著,著有《彈指詞》、《積書巖集》等。顧貞觀與陳維嵩、朱彝尊並稱明末清初“詞家三絕”,同時又與納蘭性德、曹貞吉共享“京華三絕”之譽。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