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庵七十生日寄祝茲篇

東南一儒霜髯髭,曰無所爲無不爲。 臥起岑樓臣海圍,膝穿木榻嗟庶幾。 朝嚄暮唶聲尤伊,其學溔漭迷津涯。 包纏流略演孔姬,寶書斷爛堆案窺。 葉乘洞籙究密微,旁溢文字酣歌詩。 光怪震發莊嚴持,夏殷敦卣周尊彝。 眥眵口哆懾且推,賓從過者雜華夷。 絡繹問難決然疑,芒乎據梧杜德機。 亦騁恢詭相諧嬉,物論與之爲嬰兒。 往事騰踏前旄麾,薄勤化誨哺瘡痍。 蔽埃歷塊駕安馳,棄遺畏壘一拂衣。 大盜覆國舉踵隨,九土幽晦霰集之。 竄居獨寐哀黍離,挽日去倚魯戈揮。 光景破碎雷霆欺,龍穴奔噬千蛟螭。 糾結搪撞乘孤危,道尊歸來鷗鷺知。 吐納剛氣真宰垂,芽腹寸穎撐天維。 有海終作精衛飛,有山終獲愚叟移。 至人神凝物不疵,民彝聖典交起衰。 久遠系公益豪釐,景風吹長貞松枝。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