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頌臣
惻惻重惻惻,行人適異域。
華夷忽易地,何處爲鄉國?
車馬多離聲,川原帶行色。
同來不同往,欲語涕沾臆。
論交本世好,古誼吾所式。
結髮論文字,廿載忘形跡。
海氛忽東來,義憤不可抑。
出君篋中符,時艱共戮力。
書生忽戎裝,誓保臺南北。
當時好意氣,滅虜期可刻。
何期漢公卿,師古多讓德。
忽行割地議,志士氣爲塞。
刺血三上書,呼天不得直。
北垣遽中亂,滿地淆兵賊。
此間非死所,能不變計亟。
親在謀所安,況乃虜烽迫。
乾坤已中變,萬怪競荒惑。
人情易翻覆,交舊成鬼蜮。
君亦挈家來,航海期不忒。
得君意中慰,歸粵途始即。
卜居家再遷,山中事稼穡。
與君此偕隱,山水況奇特。
君言暫歸視,尚有舊廬室。
來如潮有期,信在期不失。
聞君言未畢,哀淚弗能拭。
翹首滄海東,蒼波渺無極。
昔時乾淨土,卵育長鯨匿。
吾兄去秋往,三春阻消息。
因君速歸駕,異類安可慝?
願君信如雁,勿竟誓成浽。
歸途逼炎景,珍重慎眠食。
到時常寄書,千里若門閾。
書來君不來,累我長相憶。
形影爲君單,語言爲君默。
我欲從君往,天不假羽翼。
時因西風夕,吹夢到君側。
送君詩盈幅,難展腸結轖。
詩成復自寫,不辨淚和墨。
願君置懷袖,長鑑此悃愊。
拼音

丘逢甲
丘逢甲,譜名秉淵,字仙根,號蟄仙,又號蟄庵、仲閼;乙未內渡後自署倉海君、南武山人、海東遺民、痛哭生。清淡水廳銅羅灣(今苗栗銅鑼)人。十四歲取中秀才,丁日昌贈以「東寧才子」之印;光緒十四年(1888)中舉,次年(1889)取中三甲第九十六名進士,欽點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以親老告歸,先後擔任宏文、羅山、崇文書院主講,兼任《臺灣通志》總局採訪工作。甲午戰敗,割臺議起,丘氏上書請願,反對割讓,與臺灣官紳共組臺灣民主國,並擔任義軍統領,督辦團練,以「抗倭守土」號召抗日。日軍抵臺不久,繼民主國總統唐景崧之後,避難廣東鎮平祖籍。西渡後致力於興學教育,曾擔任韓山、東山、景韓書院主講,創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機構:嶺東同文學堂,開新學風氣之先。又曾擔任廣東諮議局副議長,軍政府教育部長等。1912年病逝於鎮平,臨終遺言須向南葬,以示不忘臺灣。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詩作,多見於《柏莊詩草》,計古近體詩約二百五十首。內渡後詩作以《嶺雲海日樓詩鈔》爲主,乃丘逢甲病逝後,由其四弟瑞甲、五弟兆甲按年編次,得十三卷,凡千餘首。茲以陳炎正編《柏莊詩草》〖此詩稿由陳炎正於1978年購得,又抄錄丘逢甲少作後,集爲《丘倉海先生詩文錄》,與《柏莊詩草》原稿影本合併出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嶺雲海日樓詩鈔》〖臺灣省文獻會本依據丘瑞甲、丘兆甲編輯,鄒魯校訂的《嶺雲海日樓詩鈔》(含《選外集》)加標點編印,於1994年出版,內容較爲完整,故據以爲底本。〗爲底本,並參照王國璠編《柏莊詩草》〖王國璠據《柏莊詩草》原稿影本整理作注,另將《丘倉海先生詩文錄》中的詩歌分出,題爲「倉海先生集外集」,併入該書。1980年由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出版。〗(簡稱王本)、丘瑞甲、丘兆甲編,鄒魯校訂《嶺雲海日樓詩鈔》(簡稱鄒本)〖丘瑞甲、丘兆甲編輯,鄒魯校訂《嶺雲海日樓詩鈔》,內附丘瑞甲補輯《選外集》,1937年由廣州中山大學出版部出版,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文獻館典藏。〗、黃志平、丘應樞、丘晨波編《嶺雲海日樓詩鈔》(簡稱徽本)〖黃志平、丘應樞、丘晨波編校,《嶺雲海日樓詩鈔》,198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詩作十三卷、《選外集》、《選外集補遺》、《柏莊詩草》、《羅浮游草附錄》等。〗、黃志平、丘晨波編《丘逢甲集》〖黃志平、丘晨波主編的《丘逢甲集》,2001年由長沙嶽麓書社出版。爲目前最新的丘逢甲全集,按時間排序,但未區分選外集、補遺等。〗,並增補光緒己亥(1899)嶺南寶經閣刊刻的《金城唱和集》,以及《詩畸》、《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師友風義錄》、《臺灣詩乘》、《三六九小報》、《詩報》、《臺灣詩醇》、《東寧擊鉢吟後集》、《臺灣詩海》等輯錄編校。
► 18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