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蘭史羅浮紀遊圖

我閱世界大地圖,羅浮一點乃在南嶺之南隅。神禹伯益導焚所未到,發見乃始漢家使者中大夫。 二千餘年在世界,爲山主者仙之儒。洞天福地收不盡,許容黃面瞿曇徒。 霸者之宮賊巢穴,仙山時亦遭點污。遊人遷客更多事,往往鐫刻傷山膚。 沉迷詩酒發幻想,或突神女搪仙姑。梅花無言翠羽笑,夢中彼美顏何姝? 天公應悔蓬萊割左股,隳落欲界非仙都。邇來仙人所治地益窄,塹山跨海來羣胡。 各思圈地逞勢力,此邦多寶尤覬覦。此時儻有豪傑出,豈能揖讓無徵誅! 此時若作厭世想,縱成仙去胡爲乎?潘生昔遊半球萬里路,海山看盡呼歸桴。 中間錫蘭島上逢佛睡,一任釋種爲人奴。佛猶如此仙可想,但有沉醉醪何酥。 仙人醉生佛夢死,世間學者寧非愚。留名山石石且枯,豈有丹青能不逾? 人生若作千秋萬歲想,固應自立昂藏軀。黃河、揚子、珠江判流域,文明之運方南趨。 天道由來後起勝,以中證外原非誣。但須世界有豪傑,太極雖倒人能扶。 南界之山走百粵,如羅浮者雄非粗。奇峯四百瀑九百,慎勿但作詩人娛。 上有神桂下有湖,洞中仙蝶不可呼。題君此圖正風雨,想見羅浮離合雲模糊。
拼音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譜名秉淵,字仙根,號蟄仙,又號蟄庵、仲閼;乙未內渡後自署倉海君、南武山人、海東遺民、痛哭生。清淡水廳銅羅灣(今苗栗銅鑼)人。十四歲取中秀才,丁日昌贈以「東寧才子」之印;光緒十四年(1888)中舉,次年(1889)取中三甲第九十六名進士,欽點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以親老告歸,先後擔任宏文、羅山、崇文書院主講,兼任《臺灣通志》總局採訪工作。甲午戰敗,割臺議起,丘氏上書請願,反對割讓,與臺灣官紳共組臺灣民主國,並擔任義軍統領,督辦團練,以「抗倭守土」號召抗日。日軍抵臺不久,繼民主國總統唐景崧之後,避難廣東鎮平祖籍。西渡後致力於興學教育,曾擔任韓山、東山、景韓書院主講,創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機構:嶺東同文學堂,開新學風氣之先。又曾擔任廣東諮議局副議長,軍政府教育部長等。1912年病逝於鎮平,臨終遺言須向南葬,以示不忘臺灣。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詩作,多見於《柏莊詩草》,計古近體詩約二百五十首。內渡後詩作以《嶺雲海日樓詩鈔》爲主,乃丘逢甲病逝後,由其四弟瑞甲、五弟兆甲按年編次,得十三卷,凡千餘首。茲以陳炎正編《柏莊詩草》〖此詩稿由陳炎正於1978年購得,又抄錄丘逢甲少作後,集爲《丘倉海先生詩文錄》,與《柏莊詩草》原稿影本合併出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嶺雲海日樓詩鈔》〖臺灣省文獻會本依據丘瑞甲、丘兆甲編輯,鄒魯校訂的《嶺雲海日樓詩鈔》(含《選外集》)加標點編印,於1994年出版,內容較爲完整,故據以爲底本。〗爲底本,並參照王國璠編《柏莊詩草》〖王國璠據《柏莊詩草》原稿影本整理作注,另將《丘倉海先生詩文錄》中的詩歌分出,題爲「倉海先生集外集」,併入該書。1980年由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出版。〗(簡稱王本)、丘瑞甲、丘兆甲編,鄒魯校訂《嶺雲海日樓詩鈔》(簡稱鄒本)〖丘瑞甲、丘兆甲編輯,鄒魯校訂《嶺雲海日樓詩鈔》,內附丘瑞甲補輯《選外集》,1937年由廣州中山大學出版部出版,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文獻館典藏。〗、黃志平、丘應樞、丘晨波編《嶺雲海日樓詩鈔》(簡稱徽本)〖黃志平、丘應樞、丘晨波編校,《嶺雲海日樓詩鈔》,198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詩作十三卷、《選外集》、《選外集補遺》、《柏莊詩草》、《羅浮游草附錄》等。〗、黃志平、丘晨波編《丘逢甲集》〖黃志平、丘晨波主編的《丘逢甲集》,2001年由長沙嶽麓書社出版。爲目前最新的丘逢甲全集,按時間排序,但未區分選外集、補遺等。〗,並增補光緒己亥(1899)嶺南寶經閣刊刻的《金城唱和集》,以及《詩畸》、《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師友風義錄》、《臺灣詩乘》、《三六九小報》、《詩報》、《臺灣詩醇》、《東寧擊鉢吟後集》、《臺灣詩海》等輯錄編校。 ► 18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