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事

何止誅求在市租,上供祗道急軍需。 相公南下紆籌策,報國居然仗博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誅求:強制徵收、榨取。
  • 上供:指向朝廷進獻財物土產。
  • 祗(zhī)道:只說。
  • 相公:這裏指當時的朝廷官員。
  • 紆(yū)籌策:曲折地籌劃,即勞神苦思地謀劃策略 。
  • 博徒:古代指賭博的人,這裏諷刺那些靠不正當手段「爲國出力」的人。

翻譯

哪裏只是在市場上強行徵收租稅,向上供奉財物只說是緊急的軍需所用。朝廷的官員南下辛苦地謀劃策略,沒想到報效國家竟然依靠那些像賭徒一樣的人。

賞析

這首詩是丘逢甲對當時腐敗現實無情的揭露與批判。首句「何止誅求在市租」,指出苛捐雜稅的嚴重,不僅僅是對商業活動強徵市租,表現出社會經濟被剝削的慘重。「上供祗道急軍需」則說朝廷打着軍需的幌子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後兩句「相公南下紆籌策,報國居然仗博徒」,對朝廷官員進行諷刺,那些大人們看似辛苦地謀劃國家大事,然而最終治理國家的依靠卻是一羣像博徒一樣無所作爲或手段不正的人。丘逢甲用質樸卻犀利的語言,鍼砭時弊,表達了對國家現實的憂慮以及對那些禍國殃民行徑的憤慨,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朽,盡顯詩人滿懷的憂國情懷 。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譜名秉淵,字仙根,號蟄仙,又號蟄庵、仲閼;乙未內渡後自署倉海君、南武山人、海東遺民、痛哭生。清淡水廳銅羅灣(今苗栗銅鑼)人。十四歲取中秀才,丁日昌贈以「東寧才子」之印;光緒十四年(1888)中舉,次年(1889)取中三甲第九十六名進士,欽點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以親老告歸,先後擔任宏文、羅山、崇文書院主講,兼任《臺灣通志》總局採訪工作。甲午戰敗,割臺議起,丘氏上書請願,反對割讓,與臺灣官紳共組臺灣民主國,並擔任義軍統領,督辦團練,以「抗倭守土」號召抗日。日軍抵臺不久,繼民主國總統唐景崧之後,避難廣東鎮平祖籍。西渡後致力於興學教育,曾擔任韓山、東山、景韓書院主講,創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機構:嶺東同文學堂,開新學風氣之先。又曾擔任廣東諮議局副議長,軍政府教育部長等。1912年病逝於鎮平,臨終遺言須向南葬,以示不忘臺灣。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詩作,多見於《柏莊詩草》,計古近體詩約二百五十首。內渡後詩作以《嶺雲海日樓詩鈔》爲主,乃丘逢甲病逝後,由其四弟瑞甲、五弟兆甲按年編次,得十三卷,凡千餘首。茲以陳炎正編《柏莊詩草》〖此詩稿由陳炎正於1978年購得,又抄錄丘逢甲少作後,集爲《丘倉海先生詩文錄》,與《柏莊詩草》原稿影本合併出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嶺雲海日樓詩鈔》〖臺灣省文獻會本依據丘瑞甲、丘兆甲編輯,鄒魯校訂的《嶺雲海日樓詩鈔》(含《選外集》)加標點編印,於1994年出版,內容較爲完整,故據以爲底本。〗爲底本,並參照王國璠編《柏莊詩草》〖王國璠據《柏莊詩草》原稿影本整理作注,另將《丘倉海先生詩文錄》中的詩歌分出,題爲「倉海先生集外集」,併入該書。1980年由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出版。〗(簡稱王本)、丘瑞甲、丘兆甲編,鄒魯校訂《嶺雲海日樓詩鈔》(簡稱鄒本)〖丘瑞甲、丘兆甲編輯,鄒魯校訂《嶺雲海日樓詩鈔》,內附丘瑞甲補輯《選外集》,1937年由廣州中山大學出版部出版,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文獻館典藏。〗、黃志平、丘應樞、丘晨波編《嶺雲海日樓詩鈔》(簡稱徽本)〖黃志平、丘應樞、丘晨波編校,《嶺雲海日樓詩鈔》,198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詩作十三卷、《選外集》、《選外集補遺》、《柏莊詩草》、《羅浮游草附錄》等。〗、黃志平、丘晨波編《丘逢甲集》〖黃志平、丘晨波主編的《丘逢甲集》,2001年由長沙嶽麓書社出版。爲目前最新的丘逢甲全集,按時間排序,但未區分選外集、補遺等。〗,並增補光緒己亥(1899)嶺南寶經閣刊刻的《金城唱和集》,以及《詩畸》、《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師友風義錄》、《臺灣詩乘》、《三六九小報》、《詩報》、《臺灣詩醇》、《東寧擊鉢吟後集》、《臺灣詩海》等輯錄編校。 ► 18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