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地角場以瘡瘍不果謁伏波廟俾宗之攝祭期以二十五日渡海一卜即吉夜半乘潮解桴星月燦然風便波平詰旦已達瓊管
夜半乘潮雲海中,伏波肯借一帆風。
滿天星月光鋩碎,匝海波濤氣象雄。
大舶憑陵真漭渺,寸心感格在精忠。
老坡去後何人繼,奇絕斯遊只我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這首詩較爲生僻複雜,以下是爲你進行的分析:
註釋
- 次:停留。
- 地角場:地名。
- 瘡瘍:泛指外科疥癬等體表疾患。
- 不果:沒有成爲事實,即沒有去成。
- 謁(yè):拜見。
- 伏波廟:祭祀伏波將軍的廟宇。
- 俾(bǐ):使。
- 宗之:人名。
- 攝祭:代理祭祀。
- 桴(fú):小竹筏或小木筏。
- 詰旦:清晨。
- 瓊管:地名。
翻譯
半夜乘船在雲海之中,希望伏波將軍能借一帆之風。滿天的星光月光破碎,環繞大海的波濤氣勢雄偉。大船憑藉波濤行駛實在是浩渺,內心的感懷在於忠誠。蘇東坡離開後有誰能繼承呢,這樣奇特絕妙的遊歷只有我與他相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半夜渡海前往瓊管的情景以及內心的感慨。詩中藉助深夜海上的景象,如滿天星光、波濤雄偉等,營造出一種宏大而神祕的氛圍。同時,作者以伏波將軍和蘇東坡爲參照,表達了自己對忠誠與獨特經歷的思考和追求,展現出一種崇敬前人又渴望在人生經歷上追趕的心態。整體意境開闊而充滿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