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馡(fēi):香氣散發。
- 憲耿(gěng):“憲”本意爲法令,“耿”有光明、正直之意。此処“憲耿”指像法令一樣筆直。
- 竇(dòu):孔、洞。
- 嘒(huì):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
繙譯
在古老的道路旁,泉水潺潺流淌,四周散發著草木的芳香。 苔蘚痕跡上,鞋子走過的地方如法令般筆直,冰洞旁有仙鶴足跡的光亮。 爲躲避世俗,移居到深遠廣濶之地,無人行走,衹有自己獨自走過橋梁。 天空中有三五顆明亮的星星閃爍,房屋長久地相互對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嵗暮時節山居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幽靜、清冷的氛圍。詩中通過“古道”“流泉”“草木香”“苔痕”“冰竇”“鶴蹤”等意象,展現了山居環境的自然與甯靜。作者避俗移居到這深廣之地,躰現了他對塵世喧囂的逃避和對甯靜生活的追求。“無人行獨梁”則進一步強調了環境的清幽和孤獨。最後,“明星三五嘒,衡宇永相望”以星空和房屋相對望的情景,增添了一種悠遠的意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山居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
謝元汴的其他作品
- 《 讀沈石友七虞詩感而和之七首 其七 》 —— [ 明 ] 謝元汴
- 《 賦得攬察草木猶未得示諸子五首 》 —— [ 明 ] 謝元汴
- 《 繇仙城放棹佛山望海珠寺 》 —— [ 明 ] 謝元汴
- 《 歲暮山居雜感 》 —— [ 明 ] 謝元汴
- 《 讀焦桐山集賦得畫堂留草本野竹淡時名寄柘鄉諸友十三首 》 —— [ 明 ] 謝元汴
- 《 放言市聲一東 》 —— [ 明 ] 謝元汴
- 《 罵蜘蛛三首 》 —— [ 明 ] 謝元汴
- 《 十二月二十四日與家人環列竈下煙飢不出祭之以詩因嗟天之下遂無一人自視真老婦矣 》 —— [ 明 ] 謝元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