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山庵

· 藍仁
空山寂寂守巖扃,獨鶴棲棲傍草亭。 曉鏡又催霜雪白,秋衣不換芰荷青。 仙人住處多栽藥,野老來時或負苓。 同氣凋零衰朽在,百年光景似晨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巖扃(jiōng):山洞的門。
  • 棲棲(xī xī):忙碌不安的樣子,這裏形容獨鶴的孤獨之態。
  • 芰(jì)荷:指菱葉與荷葉。
  • 苓(líng):茯苓,一種菌類植物,可入藥。

翻譯

空寂的山中,靜靜地守着山洞的門,孤獨的仙鶴忙碌不安地依傍着草亭。 早晨的鏡子又催促着頭髮如霜雪般變白,秋衣沒有更換,依舊像菱葉與荷葉那樣青。 仙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栽種着藥材,村裏的老人前來時或許會揹着茯苓。 同胞們逐漸凋零,而我這衰老之人還在,百年的時光就像早晨的星星那樣稀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西山庵的寂靜與清冷,以及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通過「空山寂寂」「獨鶴棲棲」等詞彙營造出一種孤寂的氛圍。「曉鏡又催霜雪白」體現了時光的無情,容顏的老去。「秋衣不換芰荷青」則暗示了生活的平淡和不變。仙人栽藥、野老負苓的描寫,爲畫面增添了一些神祕和古樸的色彩。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親人凋零的悲傷和對人生短暫的無奈。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深沉,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