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林非齋師師與羊城爭立督戰三水赴汨羅之召八首
河身傾仄險於讒,舐掌離車頻謔諵。
但有雕雲敷黨族,諒多酸雨送鬆杉。
憑將知罪存麟史,分得文章與蟹監。
哭泣婦人俱不可,相傳司馬舊青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傾仄(qīng zè):傾斜。
- 舐(shì)掌:比喻讒言造成的禍害。
- 謔諵(xuè nán):戯謔、調笑。
- 雕雲:彩雲,此喻邪惡勢力。
- 黨族:指同夥的人。
- 諒:料想。
- 麟史:指《春鞦》,因孔子作《春鞦》,絕筆於獲麟,故稱。
- 蟹監:指不公正的評論或判定。
繙譯
河水傾斜危險如同讒言一般,那如讒言般的禍害讓離車之人頻頻遭受調笑戯謔。衹看到邪惡勢力遍佈同夥之間,料想那衆多的酸雨會摧殘松杉。憑借著應該讓罪惡被記載在史冊中,把文章分給那些不公正的評論者。那些哭泣的婦人們都不讓這樣做,相傳(就像)司馬曾穿過的那件舊青衫(一樣悲哀)。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某種不公和邪惡現象的批判和悲憤。詩中用“河身傾仄險於讒”來比喻讒言的危害,形象地描繪了危險的侷勢。“舐掌離車頻謔諵”則進一步強調了人們所遭受的不公正對待和嘲諷。“但有雕雲敷黨族,諒多酸雨送松杉”揭示了邪惡勢力的存在以及可能帶來的破壞。“憑將知罪存麟史,分得文章與蟹監”表達了作者希望罪惡能被歷史記錄,同時對不公正的評論表示不滿。最後一句“哭泣婦人俱不可,相傳司馬舊青衫”,以一種悲哀的情緒結尾,暗示了作者對現實的無奈和悲痛。整首詩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的黑暗麪和作者的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