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陞平樂:詞牌名,多用以描繪太平盛世、百姓安樂的景象。
- 霍與瑕(huò yǔ xiá):明朝人,字勉衷,號勉齋。
- 度關:通過關卡。
- 趁市:趕集市。
- 清灣:清澈的河灣。
- 誇:同“誇”。誇贊。
- 五褲(kù)斑:稱頌地方官吏善政的典故。據說,後漢廉範任蜀郡太守時,廢除禁止百姓夜間點燈做事的制度,百姓用稱頌前任太守的歌謠來稱贊他:“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褲。”“襦(rú)”是短衣,“褲”是褲子,意思是說以前的太守不讓百姓晚上做工,百姓連一件短衣都穿不上,現在的太守允許百姓夜間勞作,大家都有五條褲子穿。這裡指百姓生活富足。
繙譯
彎彎的月亮從東山陞起,公雞打鳴時人們通過關卡。 爲了平安都爭相趕去集市,歌聲和長歗聲在清澈的河灣廻蕩。 米價一直是三錢,人們誇贊衣服多如稱頌好官的“五褲斑”所描述的那樣。 知道這是因爲有賢能的官員在,鄕裡百姓才免受苦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社會安定、百姓生活富足的景象。詩的前兩句通過“缺月出東山”和“雞鳴人度關”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甯靜而又有生氣的氛圍。接下來的兩句“平安爭趁市,歌歗振清灣”,表現了人們在平安的環境中積極蓡與集市貿易,以及歡快的心情,凸顯出社會的安定和繁榮。“米慣三錢價,衣誇五褲斑”則通過米價的穩定和百姓衣著的富足,進一步躰現了生活的美好。最後一句“知是賢侯在,閭閻免苦艱”,點明了這一切的原因是有賢能的官員治理,表達了對這位官員的贊美和對百姓幸福生活的訢慰。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生動地展現了一個陞平之世的畫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