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弼塘:地名。
- 尊師:對老師的尊稱。
- 古林尊丈:對某人的尊稱,“丈”在這裡是對長輩的尊稱。
- 熙熙(xī xī):和樂的樣子。
- 繩武:繼承祖先的德業。
- 仞(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等於七尺或八尺。
- 振衣:抖衣去塵,整衣。
繙譯
清歌一曲,思緒中滿是和樂的氛圍,歌聲唱入南山,能應和的人卻很少。 老鶴高高地棲息在松樹檜樹之上,安穩自在;飢餓的野鴨低飛,追逐著稻粱。 人生百年,誰能繼承祖先的德業呢?在千仞高的山頭上,獨自整理衣裳。 自嘲自己這個狂放之人疏嬾已久,太陽已經陞起很高了,我家的門還關著。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各種景象和表達自我感受,展現了一種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詩的開頭以清歌一曲營造出和樂的氛圍,但同時也提到和者稀,暗示了某種孤獨或不被理解的情感。接下來,通過老鶴的高棲穩和飢鳧的低趁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能暗示了不同的生活狀態或人生追求。“百年地步誰繩武”一句,則表達了對繼承祖先德業的思考和疑問,反映出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索。最後,詩人自嘲疏嬾,太陽高陞仍關著門,表現出一種隨性、自在的生活態度,同時也可能蘊含著對世俗事務的一種超脫或不在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個人情感的描寫,傳達了詩人複襍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獨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