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市聲一東

捐士自當捐,畸人豈必畸。 已癡勿下種,不俗誰能醫。 作問青天下,沉碑碧水涯。 荃萎不改潔,惟有星辰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捐士:放棄追求功名利祿的人。
  • 畸人:指有獨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畸,jī)

繙譯

放棄功名利祿的人自然會放棄,不同流俗的人難道就一定是怪異的嗎?已經癡迷於世俗的人不要再對其寄予希望,不流於俗套的人誰又能改變他呢?以此問題詢問青天,沉入水中的石碑在碧水邊。香草枯萎了也不改變它的潔淨,衹有天上的星辰知道。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和人性的思考。詩中提到捐士和畸人,探討了他們的行爲和價值觀。詩人認爲,真正放棄功名利祿的人是自願的,而特立獨行的人竝不一定是古怪的。對於那些癡迷於世俗的人,詩人認爲無需再對他們抱有改變的期望,而真正不俗的人是難以被改變的。詩中的“作問青天下,沉碑碧水涯”,以青天和沉碑爲意象,增添了一種深沉和悠遠的意境。最後兩句“荃萎不改潔,惟有星辰知”,以香草的枯萎仍保持潔淨,象征著高尚的品質,衹有星辰能夠知曉,表達了詩人對高尚品德的堅守和認可,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孤獨和不被理解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富有哲理。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