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季十日雨雪憶孫環山進士

曾試京師踏雪時,環山共酌共賡詩。 數千百里聚萍梗,一十八年違面眉。 蹤跡自憐終草莽,功勳誰擅上窮碑。 五更風雪聞敲瓦,沼沚濃蘭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己酉: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季十日:指某季度的第十天。
  • 進士: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最高等級,考中者稱爲進士。
  • 賡詩:繼續作詩,這裏指與朋友一起作詩。
  •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違面眉:指長時間未見面。
  • 草莽:指平民百姓,這裏表示自己身份低微。
  • 功勳:功績和貢獻。
  • 窮碑:指記載功勳的石碑。
  • 沼沚:池塘和淺水處。
  • 濃蘭:濃郁的蘭花香,這裏比喻深切的思念。

翻譯

記得在京城踏雪的那個時節,我和孫環山一起飲酒作詩。我們像漂泊的浮萍一樣相聚,轉眼間已經十八年未曾相見。我自憐始終是個平凡之人,誰能擁有被刻在石碑上的功勳呢?五更時分,風雪敲打着屋瓦,我在池塘邊深深地思念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與友人共度的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長時間分離後的深切思念。詩中通過「踏雪」、「共酌共賡詩」等細節,生動地再現了往昔的歡樂場景。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自己的平凡與他人可能的功勳,流露出一種自憐與無奈。結尾處的「五更風雪聞敲瓦,沼沚濃蘭有所思」則巧妙地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內心的孤寂與思念之情。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