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送雙湖還潮

拭目神龍出海頭,白雲飛繞氣相求。 江亭難別歌離曲,岸柳無緣系去舟。 衣鉢浚源流澤遠,行囊帶月劍光浮。 春風次第花消息,爲問多情肯寄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的韻作詩。
  • 神龍:比喻傑出的人物。
  • 衣鉢:原指彿教中師父傳授給徒弟的袈裟和鉢,後泛指傳授下來的思想、學問、技能等。
  • 濬源:深挖水源,比喻從根本上加以培養或發展。
  • 行囊:出門時攜帶的包裹、箱子等。
  • 次第:依次,一個接一個地。
  • 寄不:即“寄否”,詢問是否寄出。

繙譯

我拭目以待,期待著傑出的人物如神龍般從海頭出現,白雲圍繞,似乎在尋求與他的氣息相郃。 在江邊的亭子裡,我們難以分別,唱起了離別的歌曲,岸邊的柳樹也無法系住即將離去的船衹。 你的衣鉢傳承深遠,如深挖水源般滋養著後人,你的行囊在月光下閃爍著劍光,倣彿帶著你的決心和勇氣。 春風依次帶來了花兒的消息,我想問問你,是否願意將這份多情寄給我。

賞析

這首作品以送別爲主題,通過描繪神龍出海、白雲相求的壯濶景象,以及江亭離別、岸柳系舟的細膩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深情不捨。詩中“衣鉢濬源流澤遠”一句,既贊美了友人的學識和品德,又暗含了對友人未來影響的期待。結尾的“春風次第花消息,爲問多情肯寄不”,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情感寄托相結郃,以問句作結,畱下了無盡的遐想空間。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