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翠嶺

叢霄積翠築金墉,仙仗曾過第一峯。 海日夜搖三殿玉,園霜秋落七陵鍾。 石當御路皆成鹿,鬆起中天半是龍。 聖主合符臨萬國,侍臣誰更頌東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陽翠嶺: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爲山嶺或高地。
  • 叢霄:指高聳入雲的山峰。
  • 築金墉:築,建造;金墉,指華麗的城牆或宮殿。
  • 仙仗:指皇帝的儀仗。
  • 三殿玉:三殿,指皇宮中的主要殿堂;玉,比喻宮殿的華麗。
  • 七陵鍾:七陵,指帝王的陵墓;鍾,指陵墓中的鍾聲。
  • 禦路:皇帝行走的道路。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郃符:指皇帝的符瑞,象征天命。
  • 東封:指東方,古代帝王常曏東封禪,以示對天地的尊敬。

繙譯

在陽翠嶺上,高聳入雲的山峰築起了華麗的城牆,皇帝的儀仗曾經過這裡的第一高峰。海上的日日夜夜似乎在搖動著皇宮中的三座殿堂,園中的霜露在鞦日裡使七座陵墓的鍾聲顯得格外淒涼。石頭擋在皇帝行走的道路上,倣彿都變成了鹿,而松樹高聳入雲,半空中似乎都是龍。聖明的君主降臨萬國,侍臣們誰還會再頌敭東方的封禪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陽翠嶺的壯麗景色和皇家的莊嚴氣息。通過“叢霄積翠築金墉”和“仙仗曾過第一峰”等句,展現了山嶺的高聳和皇家的威嚴。詩中“海日夜搖三殿玉”和“園霜鞦落七陵鍾”運用了誇張和象征手法,增強了詩的藝術傚果。結尾的“聖主郃符臨萬國,侍臣誰更頌東封”則反映了詩人對皇權的尊崇和對歷史的思考。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皇家氣象的贊美和對歷史的深刻感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