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鸝(lí):此処可能象征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 紫殿隂:指皇宮中幽深的地方。
- 天津:銀河。
- 杜鵑心:杜鵑啼血,常用來表達悲哀、淒苦的心情。
- 宣和:宋徽宗年號,這裡指宋徽宗時期。
- 玉輦(niǎn):皇帝所乘之車。
- 五國林:宋徽宗被金兵俘虜後,囚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五國林”可能暗示其悲慘的結侷。
繙譯
在夢中進入了黃鸝棲息的幽深宮殿,銀河空自流淌,杜鵑徒然悲啼。不要再問宣和年間的帝王車駕,(宋徽宗)如今已在西風蕭瑟的五國城的樹林中老去。
賞析
這首詩以含蓄的筆觸,借宋徽宗時期的宣和殿和韓乾馬,抒發了對歷史興衰的感慨。詩的前兩句通過“夢入”“空費”等詞,營造出一種虛幻而悲哀的氛圍,暗示了北宋的繁華如夢幻泡影般消逝。後兩句則直接點明宋徽宗的悲慘結侷,“休問”二字表現出一種無奈和歎息,“老在西風五國林”更是深刻地描繪了宋徽宗的淒涼境遇,讓人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無常。整首詩意境深邃,語言簡潔,寓意深刻,給人以無盡的思索。
羅倫
明江西永豐人,字應魁,改字彝正,學者稱一峯先生。家貧好學,成化二年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論李賢起復,落職,謫泉州市舶司提舉。次年復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辭歸。隱於金牛山,專研經學,開門教授,從學者甚衆。嘉靖初追贈左春坊諭德,諡文毅。能詩,有《一峯集》。
► 312篇诗文
羅倫的其他作品
- 《 答夏憲副止庵見贈二首 》 —— [ 明 ] 羅倫
- 《 二十六日夢寄饒雯峯太守 》 —— [ 明 ] 羅倫
- 《 林緝熙歸會於薌城樑宅和洪城見寄 》 —— [ 明 ] 羅倫
- 《 佛嶺三首 其二 》 —— [ 明 ] 羅倫
- 《 題張氏水村小景 》 —— [ 明 ] 羅倫
- 《 中秋日代修篤四叔作送馬生歸南海 》 —— [ 明 ] 羅倫
- 《 陳夢祥歸南海内翰張廷祥憲使陳文曜憲副夏正夫憲僉徐明徳陳粹之㑹餞于洞陽觀聫句寫别倫聞次其韻 》 —— [ 明 ] 羅倫
- 《 題饒雯峯梅二首 其一 》 —— [ 明 ] 羅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