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南宋陳樞長江萬里圖

曾聽江聲過海門,眼中忽見舊濤痕。 山崩岸坼知多少,獨有中流砥柱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門:指長江入海口,即長江與東海的交匯處。
  • 濤痕:波濤留下的痕跡,這裏比喻歷史的痕跡。
  • 山崩岸坼:形容江岸的劇烈變化,坼(chè)意爲裂開。
  • 中流砥柱:比喻堅強的支柱或重要的人物。

翻譯

曾經在海門處聆聽江水的聲音,眼前突然浮現出舊日波濤的痕跡。 山崩地裂,江岸變遷,經歷了無數次,唯有那中流砥柱依舊屹立不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長江的壯闊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曾聽江聲過海門」一句,既展現了長江的浩渺,又隱喻了歷史的深遠。後兩句「山崩岸坼知多少,獨有中流砥柱存」,則通過對比手法,強調了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事物或人物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成爲堅不可摧的支柱。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