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池塘:指小型的水池。
- 吟邊:指吟詩作賦的旁邊,即詩人的周圍。
- 魚鳥:指水中的魚和空中的鳥。
- 雨餘:雨後。
- 澗水:山間流水的溝渠。
- 恍惚:形容心神不定或神志不清。
- 桃源洞: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述的理想之地,後泛指隱居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繙譯
春天來臨,池塘邊的草色變得新鮮翠綠,吟詩作賦時,周圍的魚兒和鳥兒似乎也更加親近。雨過天晴後,山澗的水流帶著花瓣流出,讓人感覺倣彿置身於桃源洞中的仙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山居的清新景象,通過“春入池塘草色新”一句,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中“吟邊魚鳥覺情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親近感。後兩句“雨餘澗水流花出,恍惚桃源洞裡人”則運用了比喻和想象,將雨後的山澗比作桃源洞,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充滿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擬古 》 —— [ 明 ] 黃仲昭
- 《 唐宮人題紅葉圖詩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立春日偶成 》 —— [ 明 ] 黃仲昭
- 《 往德安過東林寺讀始祖唐御史公詩韻六首 》 —— [ 明 ] 黃仲昭
- 《 效古十九首 其七 》 —— [ 明 ] 黃仲昭
- 《 慶鄭敏善先生年八十應詔冠帶 》 —— [ 明 ] 黃仲昭
- 《 林雲山盆梅九月盛開魏竹溪有詩次韻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春風歸省送同年劉述憲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