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和陶詩

· 童冀
我昔客吳會,歲星直降婁。 乃多素心人,晨夕更唱酬。 及茲客燕薊,歲星行一週。 親友去眼遠,日夕生離憂。 物外得衍師,似是支遁儔。 同鄉或同歸,此外非所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星:即木星,古人以其運行一週天(約十二年)爲一個週期,常用來紀年。
  • 降婁:古代星次名,相當於現代的寶瓶座。
  • 素心人:心地純潔、世情淡薄的人。
  • 晨夕:早晚。
  • 唱酬:以詩詞相酬答。
  • 燕薊:古代地名,指今北京一帶。
  • 行一週:指歲星運行一個週期,即十二年。
  • 去眼遠:遠離視線,指親友分散。
  • 物外:世俗之外。
  • 衍師:指高僧,這裏可能指作者的僧侶朋友。
  • 支遁:東晉時期的高僧,以博學和清談著稱。
  • :伴侶,同類。

翻譯

我曾在吳會作客,那時歲星正對着降婁星次。周圍有許多心地純潔的朋友,我們早晚互相酬答詩詞。如今我客居燕薊之地,歲星已經運行了一個週期。親友們都遠離了我的視線,使我日夜感到離別的憂愁。在世俗之外我遇到了衍師,他似乎是支遁那樣的伴侶。只要能與同鄉或是同歸的人相伴,除此之外我別無所求。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友情的懷念以及對當前孤獨生活的感慨。通過對比在吳會時的歡樂與在燕薊時的孤寂,詩人抒發了對親友的思念之情。詩中提到的「歲星」和「降婁」等天文現象,增添了詩歌的古典韻味。最後,詩人以遇到衍師爲慰藉,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和對精神伴侶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童冀

明浙江金華人,字中州。洪武時徵入書館。與宋濂、姚廣孝等相唱和。出爲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齋集》。 ► 3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