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晴和南皋二首

· 黃衷
寶月娟娟媚,誰能憚夜寒。 舞憐翻廣袖,曲聽度長幹。 撫事追曾賞,留芳爲所歡。 臘梅真冷豔,長得倚屏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寶月:明亮的月亮。
  • 娟娟:形容月光明亮、美好。
  • :害怕。
  • 廣袖:寬大的袖子,常用於形容舞蹈。
  • 長幹:古代曲調名,此處指曲子。
  • 撫事:回憶往事。
  • 留芳:留下美好的記憶或名聲。
  • 冷豔:形容花(如臘梅)既冷峻又美麗。
  • 長得:長久地。

翻譯

明亮的月亮如此美好,誰能忍受夜間的寒冷。 舞者憐愛地翻動着寬大的袖子,曲調悠揚地傳遍長幹。 回憶往事,追尋曾經的欣賞,留下美好爲所愛之人。 臘梅真是冷峻而美麗,長久地倚在屏風旁觀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夜晚,通過對月光的讚美、舞蹈的描繪、音樂的欣賞以及對臘梅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懷念。詩中「寶月娟娟媚」一句,以月喻人,展現了月光的柔美與詩人的情感共鳴。後文通過對舞蹈、音樂和臘梅的描寫,進一步以物喻情,抒發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過往的留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