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山水及古鬆扇面

· 龔斆
橫橋壓長溪,高樹倚絕壁。 草屋何人家,開門候佳客。 清風招不來,白雲渺無跡。 毋使元規塵,污我遠山色。 長鬆生澗阿,絹素尺不盈。 昂藏煙霧姿,蕭騷風雨聲。 樑棟固有朋,山林豈無情。 少留天地間,歲寒保堅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橫橋:橫向跨越溪流的橋。
  • :橫跨,橫架。
  • 長溪:長長的溪流。
  • 絕壁:陡峭的山壁。
  • 渺無跡:遙遠得沒有蹤跡。
  • 元規塵:(yuán guī chén)指東晉庾亮字元規,以權勢顯赫,爲人所譏。這裏借指世俗的紛擾和污染。
  • 澗阿:(jiàn ē)山澗彎曲處。
  • 絹素:未經過染色的白絹。
  • :滿。
  • 昂藏:儀表雄偉,氣宇不凡的樣子。
  • 蕭騷:形容風雨吹打樹木的聲音。

翻譯

橫向的橋樑橫跨在長長的溪流之上,高大的樹木倚靠在陡峭的絕壁旁。 那草屋不知是誰家的,打開門等待着貴客的到來。 清風邀請不來,白雲遙遠得沒有蹤跡。 不要讓世俗的紛擾污染我遠處的山色。 高大的松樹生長在山澗彎曲處,未染色的白絹不滿一尺。 它有着不凡的姿態屹立在煙霧之中,風雨吹打時發出蕭蕭聲響。 成爲棟樑之材自然有其同伴,在山林中難道就沒有情致嗎? 希望它能長久地留在天地之間,在寒冬時節保持堅貞的品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水和古鬆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紛擾的抗拒,以及對堅貞品質的追求。 前四句寫山水景色,橫橋、長溪、高樹、絕壁、草屋,構成了一幅寧靜的畫面,表現出山水之美和等待佳客的期待。「清風招不來,白雲渺無跡」,以清風和白雲的難以捉摸,暗示出世事的無常和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嚮往。「毋使元規塵,污我遠山色」,則明確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厭惡,希望保持山水的純淨。 後八句寫古鬆,通過「澗阿」「昂藏煙霧姿」「蕭騷風雨聲」等描寫,展現了古鬆的獨特姿態和堅韌品質。「樑棟固有朋,山林豈無情」,表達了古鬆既可以成爲棟樑之材,也可以在山林中展現自己的情致。最後兩句「少留天地間,歲寒保堅貞」,強調了古鬆的堅貞品質,也反映了詩人對高尚品德的追求。 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山水和古鬆的描繪,傳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龔斆

明江西鉛山人。洪武時以明經分教廣信,以薦入爲四輔官,未幾致仕。復起爲國子司業,歷祭酒。坐放諸生假不奏聞,免。有《鵝湖集》、《經野類鈔》。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