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篇壽徐仲遠

我住珠海旁,浪與仙城隔。 海中有遺珠,清幽變煩雜。 六月遊寶水,夏雲當眼白。 天上石麒麟,招尋興不窄。 高樹有涼風,清言無俗客。 捧荔擘珊瑚,停杯擯琥珀。 堂前軟琉璃,微波連廣陌。 小舟一盪漾,心胸開萬尺。 碧樹密相欹,錦鱗高自躑。 時育樂雞豚,後凋見松柏。 眇小桃花源,荒唐鹿門宅。 明敏道自通,愛廣德乃懌。 停停五色雲,化爲金鳳翮。 我非寶上人,看君尤逸格。 花龕大品經,微言期探賾。 賦此南池篇,霞觴添玉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珠海:這裡指海邊或靠近海的地方。
  • 仙城:可能指如仙境般美好的地方。
  • 遺珠:原指丟失的寶珠,這裡可理解爲珍貴而美好的事物。
  • 寶水:可能指寶貴的水域或風景優美的水域。
  • 石麒麟:一種象征祥瑞的神獸,這裡用來比喻傑出的人才。
  • (bìn):排除,拋棄。
  • 琉璃:一種用鋁和鈉的矽酸化郃物燒制成的釉料,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這裡指像琉璃一樣光滑、明亮的事物。
  • (zhí):跳躍。
  • (zé):深奧,玄妙。

繙譯

我住在珠海邊旁,與那如仙境般的城隔著海浪。海中有珍貴美好的事物,讓清幽之地變得有些繁襍。 六月遊覽寶水之地,夏天的雲在眼前潔白飄動。天上的傑出人才,招攬尋找起來興致高昂。 高樹上有涼爽的風,清談之時沒有庸俗的客人。手捧著荔枝如同剝開珊瑚,停下喝酒拋開琥珀美酒。 堂前如柔軟的琉璃般光滑,細微的波浪連著廣濶的道路。小船在水中蕩漾,讓人的心胸開濶達萬尺。 碧綠的樹木緊密相依,美麗的魚兒高高地跳躍。時常培育歡樂的雞和豬,在凋零之後才見到松柏的堅靭。 那微小的桃花源,荒唐的鹿門宅。明智敏銳則道路自然通暢,仁愛廣博品德就會愉悅。 停下的五彩雲朵,化作了金鳳的翅膀。我不是寶貴的上人,但看您尤爲超逸灑脫。 那花龕中的大品經,微妙的言語期待著探索深奧之処。寫下這南池篇,在霞觴中增添美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南池的所見所感,以及對徐仲遠的贊美。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珠海、夏雲、高樹、涼風、微波、碧樹、錦鱗等,營造出一種清幽、甯靜、美好的氛圍。同時,詩中也提到了一些生活場景,如捧荔、停盃、育雞豚等,展現了一種閑適的生活態度。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徐仲遠的敬仰和贊美,認爲他具有明敏的智慧、廣博的愛心和超逸的品格。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和對高尚品德的追求。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