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嘆

· 饒相
世變江河去不回,江村無復舊樓臺。 豺狼競出人何在,荊棘成叢屋已灰。 法令幾時驅鬼魅,恩波何日潤蒿萊。 救民水火應須急,調度全憑濟世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河:三條河流的合稱,具體所指因時代和地域而異,詩中或泛指地域。
  • 蒿萊(hāo lái):雜草,野草。泛指野草,借指草野平民。

翻譯

時代變化如同江河一去不復返,江村不再有往日的亭臺樓閣。豺狼般的惡人爭相出現,人都到哪裏去了呢?荊棘叢生,房屋也已化爲灰燼。法令什麼時候才能驅趕那些惡鬼般的壞人呢?皇恩什麼時候才能潤澤平民百姓呢?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應當趕緊去做,統籌安排全要依靠能夠拯救天下的人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社會動盪、民生凋敝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百姓的同情,同時也期盼有濟世之才能夠拯救民衆於水火之中。詩的首聯通過描繪江村的變化,表現出世事的變遷和昔日繁榮的不再。頷聯進一步描述了社會的混亂和人民的苦難,以「豺狼」喻惡人,「荊棘成叢屋已灰」形象地展現了荒涼破敗的場景。頸聯則表達了對社會正義和百姓福祉的渴望,希望法令能懲治惡人,皇恩能惠及百姓。尾聯強調了拯救百姓的緊迫性以及對有才能的人來擔當此重任的期盼。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質樸,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民的關懷。

饒相

饒相,字志尹,號三溪。大埔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進士,授中書舍人。晉戶部員外郎,監山東、河南漕運。二十二年,以詿誤謫無爲州判官,署州事。二十四年調任兗州判官,遷淮陽郡丞。二十八年,擢南昌知府。三十二年,升饒州兵備、江西按察副使。尋乞歸養,家居三十餘年,卒。著有《三溪先生文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