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雉(zhì):野雞。
- 雉操:琴曲名。
- 名翬(huī):美麗的羽毛。翬,古書中指一種有五彩羽毛的野雞。
- 伊洛地:伊水和洛水流域的地方。
- 厥貢:他們進貢的(東西)。厥,代詞,其,他們的。
- 越裳人:古南海國名,其國人稱越裳人。
- 郎官:古代官職名。
- 今邑:現在所在的城邑。
- 山樑:指山澗上的橋樑,也代指山野。
- 媒翳(yì):獵人用以誘捕鳥類的掩體。翳,遮蔽物 。
翻譯
彈奏着《雉操》的琴曲,美麗的野雞扇動翅膀拂去扇上灰塵。它美麗的羽毛出現在伊洛大地,是越裳人進貢而來。它多次引得郎官們聚集觀看,還能在如今的城邑中被馴化。它自在地在山中和水畔飲水啄食,不必擔心被獵人們用誘餌和掩體捕獲親近。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雉」展開。開篇通過描繪雉聽琴曲、扇動羽毛的畫面,爲雉的出現營造出一種獨特氛圍。頷聯「其文伊洛地,厥貢越裳人」,講述了雉的出處,說明它來自遠方進貢,增添了其神祕與珍貴感。頸聯「幾爲郎官集,還因今邑馴」體現出雉引發衆人關注以及其在當地被馴化的情形。尾聯「山樑時飲啄,媒翳莫朝親」描繪出雉自由愜意的生活狀態,不被獵人打擾,詩人似乎是通過描寫雉而寄託自己對自由不受拘束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既有對雉外在形象、來歷等方面的刻畫,又蘊含着一種比較超脫的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