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謂
雉操揚琴奏,名翬拂扇塵。 其文伊洛地,厥貢越裳人。 幾爲郎官集,還因今邑馴。 山樑時飲啄,媒翳莫朝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雉(zhì):野雞。
  • 雉操:琴曲名。
  • 名翬(huī):美麗的羽毛。翬,古書中指一種有五彩羽毛的野雞。
  • 伊洛地:伊水和洛水流域的地方。
  • 厥貢:他們進貢的(東西)。厥,代詞,其,他們的。
  • 越裳人:古南海國名,其國人稱越裳人。
  • 郎官:古代官職名。
  • 今邑:現在所在的城邑。
  • 山樑:指山澗上的橋樑,也代指山野。
  • 媒翳(yì):獵人用以誘捕鳥類的掩體。翳,遮蔽物 。

翻譯

彈奏着《雉操》的琴曲,美麗的野雞扇動翅膀拂去扇上灰塵。它美麗的羽毛出現在伊洛大地,是越裳人進貢而來。它多次引得郎官們聚集觀看,還能在如今的城邑中被馴化。它自在地在山中和水畔飲水啄食,不必擔心被獵人們用誘餌和掩體捕獲親近。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雉」展開。開篇通過描繪雉聽琴曲、扇動羽毛的畫面,爲雉的出現營造出一種獨特氛圍。頷聯「其文伊洛地,厥貢越裳人」,講述了雉的出處,說明它來自遠方進貢,增添了其神祕與珍貴感。頸聯「幾爲郎官集,還因今邑馴」體現出雉引發衆人關注以及其在當地被馴化的情形。尾聯「山樑時飲啄,媒翳莫朝親」描繪出雉自由愜意的生活狀態,不被獵人打擾,詩人似乎是通過描寫雉而寄託自己對自由不受拘束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既有對雉外在形象、來歷等方面的刻畫,又蘊含着一種比較超脫的情志。

丁謂

丁謂

宋蘇州長洲人,字謂之,後更字公言。太宗淳化三年進士。爲大理評事、通判饒州,遷尚書工部員外郎、三司使。真宗大中祥符年間以戶部侍郎參知政事,歷任工、刑、兵、吏四部尚書,進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晉國公。機敏有智謀,憸狡過人,善揣摩人意。喜爲詩,通曉圖畫、博弈、音律。真宗朝營建宮觀,僞造祥異,多發於謂與王欽若。仁宗即位,因其前後欺罔、與內侍雷允恭交通、擅遷真宗陵寢,貶崖州司戶參軍,徙雷州、道州。明道年中授祕書監致仕,卒於光州。 ► 155篇诗文

丁謂的其他作品